返回第一百五十五章 躺平第一人(2 / 4)  家父李隆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夫妇还要去少阳院拜见太子,姐夫还要去万年县述职,县衙在长安有不少客栈,会将他们安顿好的。

    李琩看破不说破,点了点头。

    事后,杨玉瑶则是晚上去了杨绛那里,抱着妹妹痛哭。

    杨绛自然知道,她那位长姐跟她们家关系不佳,但是她并不觉得父亲杨玄璬薄待了她们。

    是的没错,大伯的家产,父亲分走很多,但你们姐妹四个的嫁妆,那也不是大风吹来的啊?

    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么多年的抚育之恩,你还记仇呢?

    杨绛也伤心了,只觉人心似水,变幻无常

    随着韦妮儿亲事的敲定,右金吾卫完完全全成了李琩的自留地。

    除了那个挂名的驸马张垍,从上到下都是他的人。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右金吾只是巡街的,拢共才一千五百号人,真干起来,力量太过微弱,连皇城都进不去。

    他又没办法在其它卫府安插自己人,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交好那些掌权的将领。

    其实还是走基哥的老路。

    六月,宁王府。

    李宪的房间内,一股子腐朽的味道,虽然这里被下人时时清扫打理,还是扫不掉那股腐败味。

    这是老人身上,行将就木的味道。

    李琩探视过后,便与汝阳王李琎一同离开房间。

    确实没有必要久留,宁王早就不能说话了,也不认识李琩是谁了。

    “大哥想过后事没有?”李琩在院子里与李琎闲聊道。

    李琎愣道:“阿爷的后事早就准备妥当了啊?”

    “我说的是你自己,”李琩没好气道。

    李琎顿时错愕:“我?你的意思是,我也学六郎去做官?”

    说着,李琎摆手笑道:

    “我没有那个兴趣,也不愿意干,懒散惯了,受不得拘束。”

    事实上,李琎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但问题出在,他没有儿子,甚至没想过过继来一个,前妻死后,也没再续娶。

    人家对女人的兴趣,从三十岁之后,就没有了。

    这是个高人啊,难怪李隆基称之为“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坠也。”

    历史上李宪死后,继承宁王爵位的不是老大李琎,而是眼下担任宗正卿的老三李琳。

    没儿子你继承个屁啊。

    李琩其实是想劝说李琎入仕的,人家要是愿意当官,中枢起步就是九寺五监主官,卫府直接便是大将军。

    李隆基绝对会这么安排。

    但是,实在是劝不动啊,一个人清闲久了,什么都看开了,功名利禄不过浮云而已,享受人生才是生命真谛。

    李琩拿他没有办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你觉得人家颓废,人家还觉得你执迷不悟呢。

    大唐躺平第一人,李琎当之无愧

    六月初九,

    杜有邻的女儿,嫁入少阳院,成为太子良娣。

    纳妾这种事情,嘴巴上恭贺一下也就完了,没有像娶妻那么隆重。

    杜有邻的官职为赞善大夫,属于东宫属官,正五品。

    眼下太子没有地位,东宫官员自然也没有地位,但是他们将来,可不好说。

    太子一旦继位,那么曾经在东宫多少还倾向于太子的那些人,无疑会成为下一代天子的中枢要臣,历史总是在这么重复上演。

    所以眼下的东宫,官员大多来自于当下中枢大官的亲属。

    为啥?为将来做准备。

    别以为杜有邻在朝堂没人啊?他是杜希望的堂孙,管杜鸿渐叫叔叔,没办法,年纪大辈分低。

    既然太子已经顺利纳妾,那么韦妮儿距离进入隋王宅,也越来越近了。

    “恭喜恭喜,刚刚入京,特来讨杯喜酒,”

    太原尹裴宽,携夫人韦氏,来到韦宅恭贺。

    韦昭训哈哈一笑,上前亲昵的扶着对方,道:

    “今早才得知兄返回长安,没曾想这会便来了,见过圣人了吗?”

    裴宽点了点头:

    “见过了,不过还要在长安呆几天,等着三娘嫁人了,我也差不多该去河北了。”

    妻子韦氏则是在一旁小声道:

    “不要管外面那些流言蜚语,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三娘做小,也未必就是坏事。”

    她是在给韦昭训宽心,毕竟嫡女给人做小,长安城背地里看笑话的肯定不少。

    韦昭训苦笑点头:

    “阿姐快请入内。”

    (前文提到裴妻韦氏出身大雍州房,错了,我又仔细查了一遍资料,人家是彭城公房,跟太子妃是一支。)

    裴宽被任命为范阳节度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第一级别行政大区首脑。

    他这辈子有三个贵人,一个是老丈人韦铣,这是知遇之恩,二是宇文融,栽培之恩,三是裴耀卿,庇护之恩。

    前两个都挂了,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