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2 / 3)  云鬓凤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老太太抬眼扫了下明瑜,忽然道:“秋月,你与小们都下去。”

    秋月是容妈妈名字,一怔,忙应了声,带着屋里人呼啦啦都出去了。

    “瑜丫头,跟前没人了,要说什么,说吧。”

    老太太朝明瑜点了下头,又微微阖上了眼皮。

    明瑜压住有些乱了节拍心跳,定了下神,从袖中摸出那本画册,坐到了老太太身边靠过去,翻开了第一页,轻声道:“祖母,孙女今个儿要说词话,是发生西域一桩陈年往事儿。”

    “往西万里之遥,有个藩国。那国中有个大富之家,照了祖宗定下规矩,乐施好善,与人结缘,几代下来,家财万贯,本来日子也就这么顺当过下去了。只到了孙子辈时,却与那国中藩王扯上了关系。原来有一回藩王路经此处,那大富之家便倾其所能接待了藩王,一时天下富豪之名,人皆知……”

    明瑜说到此,见边上老太太突然睁开了眼,惊异地盯了自己一眼,目光落那画册上。

    明瑜面色不改,继续翻了个页,慢慢道:“咱们这有句古话,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里虽是藩国,却也是相同道理。天下之富,又有谁敢富过藩王?偏这大富之家家主却忘了这道理,只想着将自己能拿出手珍贵之物奉上,却不知道自己这一番忠心示好反倒埋下了祸根。那藩王虽表面称赞,只心中却堵了个疙瘩。自己王宫中都没见过稀罕之物,那人家里却有。他这王当得还有什么意思?回去后,被身边居心叵测人一撺掇,再几年,寻了个借口,就将那大富之家家主杀了头,连屋宇都被掘地三尺地找藏银。可怜这家族,一夕遭了灭门之祸,而缘由竟是当年对这藩王一番忠心接待。又过去许多年,这家族中当年一漏网之后人偷偷到了故地凭吊,见当年雕梁画栋只剩废墟残瓦,荒草间狸兔出没,感慨万分,这才特意记录了下来,以作为后人警醒之用。”

    明瑜说完,将那画册阖了,迎上老太太目光。

    老太太定定地盯着明瑜,目光中神色忽明忽暗,忽然啪一声,手上那念珠掉了地上,朝明瑜伸手要那画册,手微微有些颤抖。明瑜急忙递了过去,小声道:“祖母,这掌故虽是那藩国往事,只孙女读了,深以为然。天下之理,人心之秤,无一不是相通。这才讲给祖母听。若是有说错,还请祖母责罚。”

    “好孩子……”老太太叹了口气,喃喃道,“我心里有些乱,你先下去,容我想想。”

    明瑜心怦怦乱跳,探身捡起那串碧玺放回了老太太身边,应了一声,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明瑜这夜几乎整宿未睡,第二日早早起身,有些忐忑地等待着。果然到了巳时,便见丫头过来传话,说老爷请姑娘到书房去。

    祖母必定已经把那本画册转给了父亲。看祖母样子,应该是有所触动,只是父亲,不知道他又如何做想?

    明瑜到了书房门前,深深吸了口气,推开虚掩门进去,见父亲正坐桌案之后,眼睛落面前摊开一本书册之上。

    明瑜上前,唤了声“爹”,便屏住呼吸立一边。

    阮洪天没有应答,眼睛也未抬起,仍是盯着那画册,身影如凝滞了般,纹丝不动。

    书房里静悄悄一片,南窗格子里透进一片阳光,把空气中舞动细尘照得清晰可辨。

    过去良久,阮洪天终于抬头看向了明瑜,眉头微皱,神情凝重。

    “瑜丫头,这书册你从哪里得来?”

    “爹,书册是女儿坊间偶然所得。女儿只是被这画册中记载所触,一时竟有兔死狐悲之感。这才斗胆转到爹面前。”

    阮洪天不语,只是细细地打量着明瑜,目光中带了些惊诧和疑惑。

    “爹不觉得这画册中前头所记,与如今我家这情形竟十分相像吗?”

    明瑜一咬牙,终是脱口问道。

    阮洪天目光一闪,忽然道:“阿瑜,你实话说,这画册是不是你弄出来?”

    明瑜还未应答,便听父亲又道:“这画册闻着还有油墨香,画中人物工笔转合与你一贯笔法极是相像。爹虽然是生意人,只自己女儿落笔还是认得出来。且皇上正要来时候,你却突然说搜到这样一册梵书,世上哪里来这般巧事?你是想借这画册来提醒爹,此番若是接驾,非但不是我荣荫堂福,反倒是祸根吗?”说到后来,语气已是有些转重。

    明瑜一惊,转念间已是跪了下去,道:“女儿不敢隐瞒。这画册确是女儿一笔笔绘出。只这册中所言之事,却绝非心血来潮而戏弄爹。祖母从前便对我言过,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女儿从前也看过不少野史稗记。自古以来,帝王之心是难测,今日臣子明日鬼,富可敌国者不为帝王所容,比比皆是,何况是我家这样毫无根基可依仗商人?一荣一辱,都帝王转念之间。江南多富豪,我家若仅是其中之一,日后小心经营,或许才可无碍。我晓得爹一心怀了忠君之念,若此番我家被选中,必定会倾力接驾。只若因了这接驾,叫我家富豪之名直达天听,日后让人时时惦记,爹,你不觉得这便是祸端起源吗?恕女儿不孝,说句大逆不道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