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8章 无声猎杀者(1 / 2)  佣兵我为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胡尔马图以西三十公里,C1地区。

    时间,凌晨三点。

    白昼能将人烤焦的炙热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荒漠夜间刺骨的寒冷。

    万籁俱寂,只有永不停歇的寒风如同怨灵般在沟壑峡谷间穿梭呜咽,卷起细沙,拍打在岩石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在这片极寒与死寂构成的帷幕下,杀机如同潜伏的毒蝎,悄然亮出了尾针。

    江峰蜷缩在一个利用天然岩缝拓展而成的观察点里,身体紧紧裹着加厚的防红外隔绝毯,外面再覆盖着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沙漠色伪装网。

    他将眼睛贴近高倍率夜视望远镜的目镜。

    视野里顿时呈现出幽绿色的世界,远处那条干涸的河谷——通往胡尔马图少数几条能通行车辆的路径之一,在夜视仪下清晰可见,泛着与其他地带微不同的冷光。

    他的附近埋伏的是整个“音乐家”防务最锋利的刀刃——雇佣兵一营,整整三百二十名经验丰富的老兵。

    他们没有聚集,而是以战斗小组为单位,像撒豆子一样,精准地散布在河谷两侧高低错落的沙丘背阴面、岩石阴影下,以及预先利用夜间挖掘、并做了完美伪装的全掩体或半掩体内。

    每一名士兵都严格执行着最高标准的潜伏纪律——身着昂贵的、内置特殊隔热层的全地形吉利服和防红外斗篷,连武器都仔细地用防红外布缠绕包裹。

    他们像石头,像枯草,与这片冰冷的荒漠彻底融为一体。

    那几门此次伏击的“杀手锏”——PP87式82毫米迫击炮及其备弹,被安置在精心选择的天然遮蔽的阵位上。

    炮身和周边区域覆盖着厚实的双层隔热伪装网,网上精心撒布了本地的沙土和碎石,即使距离很近,也难以在夜色中分辨。

    所有金属部件都预先用降低热传导的材料处理过,尽可能减少与冰冷环境的温差。

    为了这一刻,江峰和他的一营已经在这片冰冷的荒漠里潜伏了超过六个小时。

    他们是趁着前半夜的黑暗,徒步静默渗透,分批进入预设阵地的。

    进入后,立即进行最终伪装,并严格实施无线电静默和热源管控。

    饮水进食都是冰冷的单兵口粮,排泄物装入特制密封袋,一切都在伪装网下解决。

    江峰太了解他的对手了,那支由美军“三角洲”和伊利哥ISOF混编的精锐小分队,必然装备最先进的微光、热成像侦察设备,天空中肯定还有他们的无人机在巡曳。

    任何一点疏忽,哪怕是一个士兵因寒冷而不自觉的轻微颤抖导致的热量泄露,或者一丝不自然的光学反光,都可能让整个伏击计划满盘皆输。

    “报告,西北方向出现低频无人机信号……”

    耳麦里传来前方侦察小组压低的声音,如同耳语。

    江峰精神一振,调整望远镜方向,在幽绿色的视野中仔细搜索。

    很快,他捕捉到了一个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微小光点,它正沿着河谷方向,以一种标准的侦察航线悄然滑行。

    那是敌人的“眼睛”,噪音极低,续航能力出色。

    “全体注意,‘鹰眼’过顶。重复,保持绝对静默,冻结!”

    江峰的命令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到每一名士兵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冰冷。

    整个伏击阵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连原本因寒冷而偶尔的轻微咳嗽声都彻底消失,士兵们屏住呼吸,将身体尽可能低地伏在冰冷的沙地上,依靠伪装和隔热材料,将自己变成环境的一部分。

    那架侦察无人机在河谷上空盘旋了两圈,它的高性能红外热像仪和微光摄像头,仔细地扫描着下方看似毫无异状的地面。

    在无人机操作员的屏幕上,下方一片“正常”。

    低温环境下,地面和岩石散发着微弱的自然冷辐射,偶尔有几个属于夜间出没小动物的微弱热源点移动,除此之外,一片死寂。

    那些精心伪装、体温被高效隔热材料牢牢锁住了那些连呼吸都小心翼翼的精锐雇佣兵们,以及部署在后方那些与周围环境几乎达到热平衡的迫击炮,完全没有在先进的红外探测器上留下任何可疑的痕迹。

    微光摄像头里,也只有月光下自然的阴影和轮廓。

    “鹰眼报告,河谷及周边三公里范围内,未发现异常热源及可疑移动目标。光学扫描无异状。”

    无人机操作员冷静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达到了正在秘密接近的小队。

    江峰透过望远镜,看着那架无人机完成侦察,继续向前飞去,最终消失在黑暗的天际线。

    他缓缓吐出一直憋着的一口寒气,白色的雾气在多功能野战围巾内凝结成细密的水珠。

    猎物的眼睛已经过去,但真正的猎杀,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最考验耐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约四十分钟后,当时针指向凌晨三点四十分左右,月影西斜,是一夜中人体也最疲惫的时刻
最新网址:wap.ibiquxs.or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