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陵百态(3 / 3)  一人之下:一人往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即便再不相信金陵城会被日军打下,会被屠城,他们都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呀,诸位,我家里有事,先走一步了。”

    “诶,我也想起来还有点事没办,一块走吧。”

    有一个人离开,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很快的,酒楼之前的热闹瞬间变得空荡冷清,就连下方聚在中华门两旁看热闹的百姓也随着酒楼内的食客离开,传播,也慌里慌张,有些早早收摊,就往家里头赶。

    一些铺子则是稳坐钓鱼台,继续打开门做生意,虽然也没什么生意给他们做了便是。

    王一走到阳台边,看着下方依旧算得上热闹,但少了几分人气的中华门周边,也出声道:“到现在,有多少百姓离开金陵城了?”

    “不多,消息放出去也就这几天的功夫,也就万把来人走了,这些都是有亲戚在外的,要么就是有家底,好走的。”

    “杯水车薪啊,你刚才的故事讲得不错。”

    “谢王老板夸奖,但这并非故事,我确实来自关外,也正是因为见过日本人在关外的所作所为,我才对王老板和少掌柜说的话深信不疑。”

    “那到时候日本人真打来了,你要走?”

    “刚才所言,皆是在下肺腑之言,我们一家就剩下我这家有后了,不能断了。”

    “理解,这几天,多谢了。”

    “分内之事罢了。”

    王一转过身,与他对话的便是刚才在酒楼里引起这个话题的关外男人,他也是这家酒楼,江湖小栈在金陵城的掌柜,姓林。

    也正是因为他这关外之人的身份,在淞沪官宣沦陷之后,刘谓的老爹刘启召集一众小栈分店掌柜商量时,他便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在城中散布日寇会屠城这一流言。

    在这个文盲率高达80%以上的民国,百姓多愚昧,即便是在这金陵城里,也有太多太多百姓对日寇的残暴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他们很多人一生都在这金陵城,根本不晓得外界发生了什么,只能听国府那些官员在自己面前各种瞎扯。

    与其去解释,倒不如用这种街头流言,慢慢发酵,让他们本着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鼓动他们出城躲一阵子。

    尤其是当有富贵人家拖家带口离开时,他们便更相信这种流言的真实性。

    流言便在这位林掌柜的一手安排下,以中华门为中心,开始向周边辐射,几天的时间,多多少少也起到了效果,但对于王一来说,还不够,还得加一把火,让更多的百姓提前离开。

    这样想着,王一也下了楼,趁着这会还算太平的功夫,好好看一看金陵这座千年古城。

    他就这样漫无目的在金陵街头走着,去了夫子庙,沿着夫子庙周边这些老街巷的青石板路一阶一阶走着,看着道路两旁那些砖木结构的房屋,看着那些两眼无神,衣衫褴褛的百姓。

    又搭上了有轨电车,任由电车沿着轨道行驶,看着那些从电车旁经过的人力车夫,看着那些在市区内的西式建筑,还去到了中央大学校门口驻足停留。

    也在秦淮河畔听了一会靡靡之声,最后在终点站,国府办公大楼这里停下。

    一路看来,他确实能看出来国府定都金陵后确实在这座城上下了功夫,即便有着淞沪战败的阴云笼罩,之前也被日本人的飞机空袭过。

    可仅凭流言就想要让城中这么多百姓离开一部分,千难万难,因为对城中大多数人而言,离开了城,一样是个死。

    既然都是死,死在城里跟死在外头当个孤魂野鬼,哪个下场比较好就不用问了。

    ‘咚!’

    一声钟声如当头棒喝,在王一脑门响起。

    而等王一抬头一看,这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已经从国府办公大楼走到了鸡鸣寺寺庙门口。

    在看到鸡鸣寺这三个字时,王一也突然想到一个与这座古刹有关的圈里人。

    全性上代掌门,黑衣宰相姚广孝。

    “嗨呀,来都来了,且让我进去看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