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78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2 / 2)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其实方明华还有很多问题没说:

    譬如:譬如:网络只求即时性消费此刻,文学却要指向永恒,“读屏”是欲望的象征形式,人类渴望在此“诗意的栖居”,文学艺术的数字化生存会不会改变人类心灵对美感的建构?

    再者,网把文学拉下神坛,创造着“瓜人都能当作家”的新民间童话,但网络在降低文学门槛的同时,如何保证网上的文学不失去价值承担和审美逻辑的支撑?

    网络用没有重量的“比特”洞穿文学生产,从而使所有的文学成规失去重量,它对印刷文学的格式化,已经在媒介学的疆域轻松置换了文学的存在模式,却为何在精神现象学的意义上破绽百出,不堪质疑?……。

    其实,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年之后,也没有明确答案或者说解决的办法。

    吃饭结束后,欧有权又说道:“明华,我准备按照今天咱们聊的内容,重新思考我所写的观点,所以,我决定以咱们两人的名义合著这篇课题论文。”

    “别,别”方明华连忙拒绝,我只是说说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你如果认为合适,你尽管用,千万别拉上我。”

    “那多不好意思。”

    “没啥不好意思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