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83章 西川省会(2 / 3)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做统计,按数据调整,保证不浪费人力。”

    沈青云跟着周明走进派出所,一楼大厅的左侧就是“矛盾速调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温和的说话声。

    他轻轻推开门,看到两个民警正围着一对夫妻调解,妻子穿着米白色羽绒服,手里攥着一件黑色大衣,眼眶红红的。丈夫穿着深蓝色夹克,低着头,手指不停地搓着衣角。

    “大姐,您先别激动,这件大衣的破洞确实是运输过程中勾到的,不是商家故意卖残次品。”年轻的民警递过一杯热水,语气耐心得像哄自家亲戚:“我们刚跟商场客服和品牌总部都联系过了,他们同意给您换一件新的,今天下午就能送到您家,您看这样行不行?”

    妻子接过水杯,手指捏着杯壁,沉默了几秒,声音终于软了下来:“那麻烦你们了,刚才我跟商家吵得太凶,也有点不好意思。”

    丈夫连忙接过话:“是我们太着急了,这点小事还麻烦你们跑一趟,谢谢民警同志。”

    沈青云站在门口没进去,等夫妻两人道谢离开后,才走进速调室。

    墙上挂着“调解四步法:听、劝、析、和”的标语,下面贴着几张调解成功的合影,照片上的人都笑得很开心。

    “这种消费纠纷,占你们每天接警量的多少?”

    他问沈青云对那个年轻的警察问道。

    年轻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差不多三成吧,尤其是周末,能占到五成。有时候商家耍无赖,说特价商品不退不换,我们得跟市场监管局的人一起去沟通,不然光靠我们说,商家不一定听。”

    “那就要建立联动机制,不能单打独斗。”

    沈青云走到桌边,拿起桌上的调解记录本:“你跟区市场监管局的消保科对接,每周开一次碰头会,把一周的消费纠纷汇总一下,比如哪些商家经常出问题,哪些类型的纠纷最多,一起研究解决办法。比如有些商家老是推诿,就联合发个警示函,再不改就纳入商圈的黑名单,让商场配合监管,这样比你们一次次去协调管用多了。”

    周明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把沈青云提出的要求都记在笔记本上,字迹比刚才更用力了些。

    ………………

    从派出所出来,车子往锦江区的东篱社区开。

    半路上,张凯看着窗外的街景,忽然开口说道:“沈书记,锦城的智慧安防搞了两年,效果确实不错,但有些老社区还是有盲区,比如东篱社区西边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监控装在一楼,二楼以上还是看不到。”

    沈青云点点头:“老社区的安防是难点,不能只靠监控。可以在每栋楼选个楼长,比如退休的党员或者热心居民,给他们配个简易的报警装置,一旦发现异常,能直接联系社区民警,这样既能覆盖监控盲区,也能让居民有安全感。”

    方秋水连忙接话:“我们回去就摸排老社区的楼长人选,争取月底前都配上报警装置。”

    车子停在东篱社区门口时,社区民警王媛已经拿着平板电脑在等候。

    她穿着便服,藏蓝色的毛衣外面套着件黑色马甲,胸前别着民警证,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些。

    “沈书记。欢迎您来社区!”

    她快步上前,把平板电脑递到沈青云面前:“这是我们的社区安全APP,居民能一键报警、查附近的警务站,还能提安全建议,去年通过软件收集到的隐患线索有一百二十七条,已经整改了一百二十条,剩下的七条正在跟物业协调。”

    沈青云接过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还真别说,每条线索都有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

    楼道里的杂物堆清理前杂乱不堪,连走路的地方都快没了。

    清理后,楼道干干净净,还贴了“禁止堆放杂物”的标语。

    小区角落的监控盲区加装了摄像头,画面清晰得能看到路过的人的表情。

    “这个整改很彻底。”

    沈青云笑着说道:“但我看社区里老年人不少,他们会不会用这个软件?比如眼神不好,或者不会用智能手机,这不就覆盖不到了吗?”

    王媛连忙解释:“我们在社区活动中心设了银龄课堂,每周二、四下午两点到四点,专门教老年人用这个软件。我给您看段视频。”

    她点开平板里的视频,活动中心的长椅上,坐着十几个老人,志愿者正拿着大字体的教程,手把手教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操作

    沈青云看完视频,相当的满意,点点头道:“银龄课堂要一直办下去,还要教老年人怎么识别电信诈骗,比如告诉他们‘不随便点链接、不随便转钱’,这样能减少老年人被骗的情况。”

    王媛连忙点头:“我们下周就加诈骗防范的内容,还准备请检察院的同志来讲课。”

    沈青云跟着王媛走进社区活动中心,里面很热闹,几个老人正在打麻将,旁边的桌子上摆着茶水和瓜子。

    看到沈青云进来,老人们都停下手里的活,笑着打招呼:“民警同志又带领导来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