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0章 慰问(2 / 3)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口问道:“所里一共多少人值班?家都在本地吗?”

    “今天一共八个人值班,有三个家在外地,没回去过节。”

    值班民警答道:“我们所长本来要替外地的同志值班,结果他爱人昨天发烧,只能让他先回去照顾,现在所里是我临时负责。”

    沈青云微微点头,拿起保温袋里的姜茶,倒了两杯递给他们:“天冷,喝点姜茶暖暖身子。外地的同志想家吗?有没有跟家里视频?”

    “都视频了,家里人也理解,知道我们值班走不开。”

    对方喝了口姜茶,脸上露出笑意:“省长,您放心,我们肯定把老城的治安守好,不让老百姓过节添堵。”

    正说着话,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语气立刻轻快起来:“找到了?好,我马上告诉张阿婆。”

    挂了电话,他笑着对张阿婆说:“阿婆,找到您孙子了,在他同学家睡着了,我们现在去接他。”

    张阿婆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拉着警察的手不停道谢。

    沈青云看着这一幕,露出一抹笑容来。

    基层民警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案,却都是关乎老百姓的小事,可正是这些小事,才撑起了老百姓的安全感。

    离开派出所时,张阿婆拉着沈青云的手,非要塞给他一袋自己做的花生糖:“省长,谢谢您,也谢谢这些警察同志,没有你们,我这老太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沈青云接过花生糖,笑着说:“阿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快回去等孙子吧,天冷,路上慢点。”

    车子驶出老巷,沈青云看着手里的花生糖,糖纸是红色的,印着“新年快乐”的字样。

    他剥开一颗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心里却有些发酸。

    这些基层民警,用自己的坚守,换来了老百姓的平安,可他们自己,却连一顿热饭、一次团圆都成了奢望。

    ……………………

    从老城派出所出来,沈青云一行人便往羊城火车站驶去。

    越靠近火车站,车流和人流越密集,路边的交警已经开始疏导交通,他们穿着荧光绿的反光背心,在车流中格外显眼。

    “省长,前面就是火车站广场了,人太多,车子只能停在路边。”

    周朝先放慢车速,指着前方的广场。

    沈青云抬头望去,广场上挤满了人,有背着行李返乡的农民工,有带着孩子出行的家庭,还有举着牌子接人的志愿者。

    几位铁路民警正在广场上巡逻,时不时停下来给旅客指路。

    沈青云一行人下了车,刚走进广场,就看到一位交警正在帮一位老奶奶提行李。

    老奶奶的行李太重,交警一手拎着行李,一手扶着老奶奶,慢慢往候车厅走。

    走进候车厅,里面更是人山人海,广播里循环播放着列车晚点的通知,几位民警正在维持秩序,回答旅客的咨询。

    “今天客流量怎么样,比往年多吗?”

    沈青云对刚刚赶过来的铁路公安分局局长问道。

    “比往年多了三成,主要是返乡和旅游的旅客。”

    这位名叫李建成的局长答道:“我们加派了五十名警力,分三个班组轮换,主要负责秩序维护和应急处置。早上已经处理了两起旅客丢失身份证的情况,还有一起小孩走失,都已经解决了。”

    沈青云走到服务台,看到一位民警正在帮旅客办理临时身份证。

    旅客是一位年轻姑娘,急得快哭了:“民警同志,我身份证丢了,马上就要检票了,怎么办啊?”

    “别急,很快就能办好,你先填下信息。”

    民警一边安慰她,一边快速操作电脑。

    沈青云站在旁边,看着民警熟练的动作,心里暗暗点头。

    这些民警,早就把应急处置的流程刻在了心里,才能在旅客着急的时候,保持冷静高效。

    “沈省长,您看那边。”

    李建成指着候车厅的角落,对沈青云汇报道:“我们设置了临时母婴室和老年人休息区,还安排了志愿者提供热水和应急药品,尽量让旅客过节出行方便点。”

    沈青云走过去,看到母婴室里有几位妈妈正在给孩子喂奶,旁边的桌子上放着奶粉和纸尿裤。老年人休息区里,几位老人正在喝热茶,一位志愿者正在给他们讲解列车时刻表。

    “做得好。”

    沈青云拍了拍李建成的肩膀,满意的说道:“细节考虑得很周到,让旅客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温暖。”

    离开候车厅的时候,那位年轻姑娘拿着临时身份证跑过来,对民警连连道谢:“谢谢你们,不然我今天就走不了了!”

    沈青云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忽然想起自己的女儿,如果沈静在外出行遇到困难,也能遇到这样贴心的民警,他肯定会很放心。

    下午,沈青云又去了珠江边的执勤点,那里的民警正在为晚上的跨年夜活动做准备,搭建隔离栏,检查应急设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