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9章 深港的问题(2 / 3)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到他们面前,挨个握了握手:“同志们辛苦了,平时值班累不累?晚上巡逻要注意安全。”

    一个年轻民警脸涨得通红,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不累!能守护老百姓的安全,我们觉得值!”

    沈青云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但也要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走进市局大楼,一楼大厅的电子屏上滚动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标语。

    陈明远带着沈青云先去了指挥中心。

    这里是深港公安的“大脑”,几十块屏幕实时显示着全市的监控画面,接警员们戴着耳机,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声音此起彼伏。

    “省长,这是我们的指挥平台,平均每天接警量在三千左右,其中有效警情一千五百起。”

    指挥中心主任拿着平板上前汇报:“我们现在实行从接警到反馈的闭环管理,接警后一分钟内派警,一般案件要求民警十分钟内到达现场。”

    沈青云走到一个接警员身后,看着她处理一起盗窃警情:报警人说在菜市场被偷了手机,接警员一边安抚情绪,一边快速记录地址、特征,然后点击派警按钮,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最近的派出所和出警民警的信息。

    “从接警到派警,用了多久?”

    沈青云轻声问道。

    “五十秒,省长。”

    接警员转过身,脸上带着几分紧张,却回答得很干脆。

    沈青云点点头,又问陈明远:“要是遇到突发情况,比如昨天的群体事件,指挥中心怎么协调?”

    “我们有应急指挥预案。”

    陈明远调出一个文件夹,对沈青云说道:“遇到群体事件,接警后立刻启动三级响应,通知辖区分局、特警支队,还要联系政府部门,确保十分钟内各部门到位。昨天的民工讨薪事件,我们就是这么做的,从接警到民警到达现场,只用了八分钟。”

    沈青云拿起桌上的应急预案,仔细翻看着,指尖在部门联动那页停住:“预案做得很细,但关键在落实。以后每季度要搞一次演练,不能让预案变成纸上谈兵。”

    “明白,我们下个月就安排演练,到时候请省长指导。”

    陈明远连忙答应连忙答应。

    离开指挥中心,沈青云又去了办案区。

    办案区的走廊铺着防滑地砖,墙上贴着“规范执法”的标语,每个讯问室都有监控,录音录像设备齐全。

    陈明远介绍说道:“我们现在所有案件都要求全程录音录像,从讯问、取证到送押,每一步都有记录,防止出现刑讯逼供或者证据丢失的情况。”

    沈青云走进一个讯问室,看到桌上放着一杯温水,椅子是软质的,墙角还有一个时钟。

    “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得怎么样?”

    他问旁边的办案民警。

    “我们会提前告知嫌疑人的权利,比如聘请律师、申请回避这些。”

    民警回答道:“讯问时间也有规定,不能超过十二小时,中间还要保证嫌疑人的休息和饮食。上个月有个盗窃嫌疑人,因为低血糖晕倒,我们还给他买了糖水和面包。”

    沈青云点点头,走出讯问室,对陈明远说道:“执法规范是底线,不能破。以后要加强对办案民警的培训,让规范执法变成习惯。”

    “是,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执法培训,还会抽查案件卷宗,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陈明远连忙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里,沈青云走访调研了深港市的几个派出所,慰问了一下基层民警们。

    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深港市公安局的大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长条形的会议桌两侧,市局党委成员和各分局局长都穿着警服,姿态端正,面前摆着笔记本和笔。

    会议室的墙上挂着“深港市公安局工作调研座谈会”的红色横幅,投影屏幕上显示着深港公安上半年的工作数据。

    沈青云坐在主位上,面前放着一杯热茶,水汽袅袅升起。

    他看了一眼在座的人,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今天上午,我跟大家一起看了市局的指挥中心、办案区,也去了基层派出所和社区,看到了不少亮点,比如警社联动机制、小事不过夜制度,这些做法都很好,体现了深港公安的责任担当。但也不能回避问题,比如昨天的欠薪事件,暴露了我们在民生案件预警、部门联动上还有不足。”

    他拿起桌上的话筒,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会议室:“下面,先请各分局局长说说自己辖区的情况,重点讲问题、讲困难,不用报喜不报忧。”

    第一个发言的是南山区分局局长李伟。

    他推了推眼镜,语气有些沉重:“我们辖区的问题主要是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上半年的盗窃案,有百分之七十是流动人口作案,而且他们流动性强,抓起来不容易。另外,民生方面案件的破案率虽然比去年提高了,但还是有不少案件没破,比如一些小额盗窃案,老百姓反映比较大。”

    “为什么破案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