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77章 忙里偷闲(2 / 3)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年轻人现在都喜欢玩什么,除了这些老地方。”

    “我们啊,喜欢去东山口喝咖啡,或者去珠江边散步。”

    小姑娘擦着桌子,忽然压低声音道:“不过最近要小心,听说有骗子骗年轻人去国外打工,说月薪几万,其实是去搞诈骗的。我同学的表哥差点就报名了,还好他爸妈拦着,后来看新闻才知道,那些都是诈骗园区,去了就被关起来逼着装诈骗,跑都跑不了。”

    沈青云心里一动,追问道:“具体怎么骗的?”

    “就是在网上发视频,说去柬埔寨、泰国,不用经验能赚高工资,还包机票住宿。”

    小姑娘撇了撇嘴道:“现在的骗子太能演了,视频里拍得光鲜亮丽,其实都是假的。”

    “谢谢你提醒,我会注意的。”

    他点点头,心里记下这件事,却没立刻深究,毕竟网上这类诈骗信息不算少见,他以为只是个别案例。

    从双皮奶店出来,沈青云照着小姑娘的推荐去了东山口。

    这里是羊城的老城区,街道两旁的榕树高大遮荫,老洋房错落有致,墙上爬满三角梅,红色花瓣垂下来,格外好看。

    年轻人开的咖啡馆、书店散在巷子里,文艺气息十足。

    他走进一家街角咖啡馆,点了杯美式咖啡,坐在靠窗的位置。

    窗外,几个年轻人举着相机拍照,有人坐在长椅上聊天,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惬意。沈青云拿出手机,不是为了拍照,而是打开备忘录,快速记下刚才听到的诈骗信息。

    虽然暂时没当作重点,但基层发现的问题,总得留个记录。

    喝完咖啡,他去了沙面岛。

    这里曾是租界,欧式建筑保存完好,江边柳树垂着枝条,江风吹来带着水汽。

    游客很多,有举导游旗的旅行团、拍婚纱照的新人、推婴儿车的夫妻。

    他沿着江边慢慢走,看着珠江里的游船来来往往,心里难得平静。

    走到江边长椅前,他坐下休息。

    旁边一对老夫妻正在给孙子喂饼干,小男孩三岁左右,手里攥着玩具警车,嘴里喊着“抓坏人”。

    沈青云看着孩子,想起自己刚入警时的初心,不就是为了让这样的孩子能平安长大吗?

    “同志,您也是来旅游的?”

    老爷爷见他看着孩子,笑着打招呼。

    “算是吧,来这边工作,趁周末出来走走。”

    沈青云笑了笑,对老人说道:“您家孙子真可爱,喜欢警察?”

    “可不是嘛!天天看警匪片,说长大了要当警察抓坏人。”

    老爷爷笑得合不拢嘴,对沈青云说道:“现在治安好,出门放心,不像以前,晚上不敢出门,怕遇到小偷。”

    老人就是这样,只要夸他的晚辈,他就会开心,自然而然距离也就没了。

    “不过还是要小心点。”

    老奶奶插话说道:“前几天邻居说,他家儿子在网上被人骗了五千块,说是刷单赚钱,钱打过去就被拉黑了。现在的骗子太狡猾,专骗年轻人。”

    “您说得对,诈骗手段越来越多,确实要提高警惕。”

    沈青云点点头,心里又想起双皮奶店小姑娘说的“出国打工诈骗”。从学生到老人都提到类似问题,这或许不是偶然,可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和老夫妻聊了会儿,他起身继续逛。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五点,夕阳把珠江染成金色。

    他觉得有些累,打算往回走。路过一家烧腊店,闻到浓郁的肉香,便进去买了半只烧鹅,想尝尝地道的广式风味,也算是给这一天的漫游添点烟火气。

    提着烧腊打车时,司机师傅是本地人,热情地聊天:“老板,今天逛得怎么样?羊城好玩吧?”

    “挺好的,很有烟火气。”

    沈青云笑了笑,随口问道:“师傅,您知道最近有没有人被骗去国外打工的?”

    “怎么不知道!”

    司机叹了口气,对沈青云说道:“我侄子的同学就被骗去柬埔寨了,家里花十几万才赎回来,人瘦了一圈,说在里面天天被打,逼着搞诈骗。那些骗子专骗刚毕业的大学生,说月薪几万,其实就是把人卖去诈骗园区。”

    “报警了吗?”

    沈青云眉头皱了皱问道。

    “报了,可跨国办案难啊!”

    司机摇摇头:“现在网上这种视频可多了,我刷短视频常看到,都是年轻人拍的,说在国外过得多好,其实都是演的。”

    沈青云心里的警惕越来越强。

    从双皮奶店小姑娘到出租车司机,提到的诈骗都指向柬埔寨、泰国,目标都是想赚快钱的年轻人。

    这说明不是孤立案例,很可能有团伙在有组织地宣传,甚至形成了“引流-诱骗-转运”的链条。

    他拿出手机,在备忘录里补了句:“跨境打工诈骗需重点关注,涉及柬、泰,疑似有组织作案。”

    回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