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9章 感动滨州?(2 / 3)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很显然。

    这位沈书记的吩咐,可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散场时已近正午。

    沈青云走出礼堂,初冬的冷风卷着碎雪扑面而来,他紧了紧风衣领口,忽然想起小时后的滨州,也是这样一个雪天,父亲曾经在松花江边给他指过被污染的江水说“清水才能养人”。

    回到办公室时,阳光正斜斜地落在办公桌上。

    沈青云泡了杯浓茶,翻开刘彦昌送来的《滨州市冬季产业发展规划》,手指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几个字上停顿。

    窗外的法桐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蒙蒙的天空,像极了滨州此刻亟待破局的经济形势。

    “发展什么产业才能让滨州真正活起来?”

    他对着空荡的办公室自语,指尖敲击着桌面。

    纺织业是传统强项,但附加值太低。

    旅游业有冰雪旅游这个招牌,却缺乏配套设施。

    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又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思绪纷乱间,忽然想起父亲沈振山的话:“治政如烹小鲜,得找到最适合的火候。”

    以前沈青云不是很理解,现在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沈书记,民政局送来的《感动滨州先进个人评选名单》。”

    这个时候,秘书张耀祖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文件夹放在桌角,对沈青云说道:“何局长说请您过目,下周要举行表彰大会。”

    沈青云揉了揉眉心,随手翻开文件夹。

    名单上列着二十个人名,有扎根山区的乡村教师,有义务接送老人的出租车司机,还有勇救落水者的环卫工人。

    他的目光在这些名字间游走,心里渐渐暖了起来。

    这些平凡人的坚守,才是滨州真正的根基。

    直到看到最后一页,他的手指猛地顿住。

    “孝老爱亲模范:赵雅琪,十九岁,滨州市师范大学学生。主要事迹:陪伴父母逛街,每周为奶奶炒三次菜。”

    沈青云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他反复读了三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文件夹里还附着一张照片,女孩穿着名牌羽绒服,在商场自拍时比着剪刀手,背景里的父母正拎着大包小包的奢侈品。

    “张耀祖。”

    他的声音冷得像窗外的寒风,淡淡地说道:“你看看这个。”

    张耀祖接过文件夹,脸色渐渐变得尴尬:“这……可能是民政局整理材料时出了疏漏?”

    “疏漏?”

    沈青云将文件夹重重拍在桌上,茶水溅出杯口:“陪伴父母逛街也算先进事迹?每周给奶奶炒菜三次就能评模范?那全市一半的家庭都该上这个名单!”

    他想起香房区那位独自照顾瘫痪公婆十年的低保户王秀兰,上次走访时她正用冻裂的手给老人擦身,民政局的名单上却根本没有她的名字。

    “去把何晨光叫来。”

    沈青云的语气不容置疑,指尖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现在就去。”

    张耀祖刚走,沈青云便拨通了香房区民政局的电话。

    接电话的是个年轻干事,听到询问王秀兰的情况,支支吾吾地说:“王大娘……她没申报,我们也没注意……”

    “没注意?”

    沈青云压着怒火,咬着牙说道:“你们的职责就是注意这些事!下周之前,我要看到王秀兰的材料出现在补充名单里!”

    挂了电话,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民政局长何晨光搓着手走进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沈书记找我?是不是为表彰大会的事?我们准备请您……”

    “何晨光同志。”

    沈青云打断他,将文件夹推过去:“赵雅琪这个事情,你给我解释解释。”

    何晨光看到照片,脸色倏地白了。

    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撞到身后的饮水机,发出“哐当”一声响:“这……这个是下面报上来的,说是……说是年轻人孝老爱亲的新表现……”

    “新表现?”

    沈青云猛地站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他,,没好气的说道:“什么新表现?是穿一身名牌陪父母逛商场,还是把给奶奶炒菜拍成视频发朋友圈?”

    他指着照片里的奢侈品袋:“你知道这一个包够王秀兰这样的低保户过多久吗?整整一年!”

    何晨光的额头渗出冷汗,说话开始结巴:“是……是我审核不严,我回去就……”

    “审核不严?”

    沈青云的声音陡然拔高,没好气的说道:“我看是别有用心!”

    他走到何晨光面前,目光像淬了冰,冷冷的说道:“这个赵雅琪是什么背景?她爷爷是不是市人大的赵副主任?”

    何晨光的脸瞬间失去血色,腿一软差点跪在地上:“沈书记,您,您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

    沈青云冷笑一声,没好气的说道:“整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