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登基大典!我为人间仙帝!!(二合一大章求订阅)(3 / 5)  说好普通英灵,为何独断万古?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以神君之名,统御天下。”

    张曼成一愣:“两套方案一起来吗?”

    陆羽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此外,我还有一个全新的制度,准备实行出来。”

    张曼成和张角闻言,下意识的问道:“什么制度?”

    陆羽直接说道:“我称帝后,不会管理政务。”

    这话一出,如遭雷击,张曼成直接傻眼了。

    他连忙说道:“若是皇帝不管理政务,这天下如何运行?”

    张角也愣住了,跟着说道:“是啊,小事可以让百官处理,但天下大事,必须要有一个君王决裁,这很重要,你百忙之中抽空决定便是,又花不了多少时间,就像是现在这样……”

    二人的意思很明白,陆羽可以当甩手掌柜,但不能一丁点事情也不管。

    既然称帝,成了天下之主,那便有相应的责任。

    怎能一点责任也不担?

    陆羽却摇了摇头,笑着继续说道:“我已经考虑好了,伱们且听一听我的想法。”

    张角和张曼成闻言,都点了点头,静听下文。

    陆羽缓缓说了起来:

    “我不可能一直在洛阳当政,而且以后修行,可能一闭关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

    “所以这些事情,必然要早做打算。”

    “其实不管是你,还是师父,应该都能看出来,我的心思不在世俗的权力上。”

    “我之前就和刘宏说过,我其实对当皇帝没什么兴趣。”

    “他当时问我:既然我对当皇帝没有兴趣,为什么要走到这一步呢?”

    “我回答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天下,总得有一个主人。”

    “所以,我可以当皇帝,也可以成为神君,甚至可以号称仙帝。”

    “但不管是哪样,我都没时间管理这天下……”

    “所以这诸多政务,便由百官决议,再由丞相决裁。”

    “丞相五年一届,最多可连任三届,由百官投票选出!再由我授予大权!”

    张角和张曼成听到陆羽这话,不由心中一惊。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陆羽对于掌权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但此刻亲耳听到这话,还是会生出不一样的感觉。

    特别是听到陆羽没时间管理政事,所以政务由百官决议,再由丞相决裁,不免生出了一些渴望。

    百官决议,丞相决裁……

    岂不是说,这天下大事,皆要经过丞相之手?

    如此一来,这丞相的位置,除了无法世袭,和实质上的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虽然只能连任三届,也就是说,最多只能当十五年,还得由百官投票、再被陆羽授予大权,可谓受限颇多。

    但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一旦当上丞相,便意味着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其中滋味,不言而喻。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抵挡住这份诱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皇帝轮流做’了。

    还未等二人消化掉这让他们浮想联翩的消息,陆羽便再次放出了王炸。

    “如今世家大族被迁徙,百官请辞告老还乡,可堪大用之人,所剩无几,想要治理天下,寒门弟子是唯一选择。”

    “但如何选拔他们,却是一个问题,我打算举行大规模的科举考核,以考核的成绩,来决定他们的选拔。”

    听到这话,张曼成和张角顿时双眼一亮,他们最近也在为这事情头疼,一时半会没有好的想法。

    在汉一朝,想要当官,一般有这样几个途径——

    一类为文法吏,需要具备文法技能,通过相应的考试,便可成为“令史”一类的吏职。

    而一些家族父子相承学习为吏之道,官府经常从这些家族中选吏,比如张汤家族。

    一类为官僚特权子弟,入仕途径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任子”,吏二千石任职满三年以上,就可以任子弟一人做郎官,霍光苏武是这一类。

    第二种是内侍,如金日磾的两个儿子,金赏和金建就做了汉昭帝的侍中,史称金氏“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一类为儒生士人,他们入仕的途径便是察举制,大名鼎鼎的举孝廉,便是察举制的一种,比如张仲景便是通过举孝廉入了官场。

    察举制就是推荐制度,等到了王朝末年,这就是世家大族的固定通道了。

    如今世家大族都被驱逐,陆羽开辟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再无一丝阻碍,可谓顺理成章。

    事实上,科举这一制度,早有萌芽,在西汉初期,汉文帝便组织过策论考试。

    可是这种策论考试,没办法在全国范围推广。

    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纸张,以竹简和布帛作为载体,供应天下学子写下答卷,代价太过高昂了。

    布帛造价高昂,还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