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场”时间,让陆严河一个人先上红毯,让各国媒体可以单独拍够他,再让他跟剧组成员一起重走一遍红毯的。
陆严河这边拒绝了。
不是他不想搞特殊,而是因为他不想让温生明站在场边等他。
这种所谓的“清场”待遇,对他而言当然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但同样,也会让全剧组的人需要站在红毯入口,等他完成“一个人的拍摄”,再一起上去。
其他人,陆严河觉得无所谓。
但因为其他人里还有温生明,陆严河不愿意。
这件事也被温生明知道了。
温生明对陆严河:“这没有关系。”
陆严河说:“对我来说有关系。”
总而言之,因为陆严河的坚持,《定风一号》走上红毯的时候,组织方也做了清场,就只有剧组的人在红毯上,其他因为商业合作等方式而同样拿到邀请函的人,都只能先在一旁等着。
全场的媒体都在呼唤着陆严河的名字。
摄影机的闪光灯此起彼伏。
陆严河笑容灿烂地跟两边的摄影师们挥手。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直观地感受到,你在国际上有多么受欢迎。”温生明笑着对陆严河说。
陆严河说:“因为大家都认识我了,从《三山》开始,我几乎每年都会参加几个国际电影节,这些摄影师、包括来的媒体记者等等,他们都是电影节的常客,如果他们经常看到你,就会认识你,如果你对他们礼貌、客气、敬业,他们也会尊重你,这个时候,如果你还能有几部受到他们喜欢的代表作,那在这样的地方,他们会把你捧到王座上,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电影、电影节的一份子,温老师,我特别希望国内的电影人,不管有没有入围主竞赛单元,都一定要多来这样顶级的国际电影节转转,就是因为在这里,你能够感受到,大部分人他们就是爱电影,希望这个行业好,所有热爱电影的人,都会在这里受到鼓舞和感染的。”
温生明点了点头。
“这几年去参加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又多起来了,确实是好事。”
陆严河说:“至少在海外,别人不会再疑惑,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怎么很少看到中国电影。”
温生明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因为不再把国际的评价奉为圭臬,而是追求自我的认同,所以国际电影节那些奖项,我们在祛魅的同时,也开始贬低它们。”
陆严河笑了笑。
“还好,这只是一个过程。”陆严河说,“电影是目前各种艺术媒介中,最大众又最能突破各种限制的艺术形式,荷西电影节举办了之后,我在外网看到了很多影迷都在夸中国,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有杆秤的,只是很多人没有机会去把秤砣移到一个原始的位置,从一开始就因为不明情况,被带歪了。”
“还是得被人看见。”
“嗯。”陆严河点头,“以前都说讲华裔的电影故事在欧美卖不出票房,你看,现在也能卖出去了。”
在那以后,这样的故事就不再是个例。
而事实上,荷西电影节一举办,在国内,观众对电影的兴趣、关注度似乎也跟着回来了一些——
至少从今年暑期档的票房来看,是这样没有错。
一个行业,最怕的就是自我感动,实际上却一潭死水。
包括宣传营销方式也一样。
总是那一套,你当观众不会腻呢?
-
陆严河和温生明等主创人员一起走进放映大厅的时候,全场都站起来一起鼓掌。
陆严河环顾四周,跟每一个人摇手、打招呼,表示感谢。
《定风一号》这部电影的首映式,虽然是一部中国电影,但今天的首映式却座无虚席。
一方面是因为刘毕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陆严河。
两个中国电影的代表性人物,再一次合作,谁不想一窥究竟呢。
陆严河对《定风一号》的质量是很相信的,他唯一有点不安的,是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会让人觉得,这是中国的主旋律电影——
在电影节这种场合,任何国家的主旋律电影都因为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而不受欢迎。
-
“《定风一号》今年未必能拿奖。”
在《跳起来》编辑部,大家一起吃午饭的时候,也在讨论这部电影。
琳玉带着人已经去了威尼斯做现场的采访和直播。
但还有很多影视内容部门的人,镇守公司,负责在国内的工作。
在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定风一号》。
这部由陆严河主演的电影,应该在国内的媒体上吹什么风。
说好话是最简单的事情。
可如果所谓的宣传就只需要说好话就行,那这个工作也就没有任何的含金量了。
“《定风一号》是谍战电影,但是在过去的国际电影节上,一般能够受到好评的谍战电影,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