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六十六章 三部文艺片上映(5 / 5)  择日走红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钱,收益率多高啊。

    从这一天开始,《荣耀之路》每一天的日票房都是3万左右。

    很多电影院想要争取增加电影场次,他们都不同意。

    反正《荣耀之路》不是一部怕被剧透的电影。

    它的重点就不是剧情。

    然后,就这样到了中秋节。

    到这一天,《荣耀之路》才稍微扩大了一点点映场次。

    明星作用就在这几部电影的票房凸显了出来。

    《荣耀之路》因为刻意压着放映场次,仍然只是点映,最后只有7%的排片率,却拿到了1700万左右的票房。

    而《胭脂扣》则靠着32%的排片率,以及王重、陈碧舸和黄楷任三个人的号召力,尤其是黄楷任那一帮死忠粉的支持,拿到了4300万左右的票房。

    《欢乐时光》也蹭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热度,以及宁秀莲威尼斯影后的噱头,吸引了1400万左右的票房。

    在这三部电影之外,好几部老片也靠着假期的增幅,票房暴涨。

    中秋节当日,票房过亿。

    这是近几年来,日票房最低的节假日。

    但是,文艺片的优势却在这一刻凸显了出来。

    上映当天,三部电影在社交媒体掀起的讨论度,夸张得超出了业内的想象。

    尤其是《胭脂扣》。

    《胭脂扣》是三部电影里,路人评价和喜好度最高的片子。

    它虽然是个爱情片,但是它有剧情啊,它还有个悲伤的结尾,让人流眼泪。

    《胭脂扣》让女生、尤其是年轻的女生代入感极强,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等了很多年的如花,去跟一个妄想中负了自己的男人告别。

    不知道多少自媒体在这一天发出了类似于《女人,做鬼也要做一只爱惜自己的鬼》的软文,在社交媒体引爆女性的共情。

    《荣耀之路》,则成了文艺青年们去表达自我、表达人生与感悟的载体。它也成为了电影圈很多老一辈公开表扬的作品。当然,因为排片率太低,导致它形成的讨论远远不如另外两部作品。

    议论最多的就是《欢乐时光》。

    争议最大,有多少人夸这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女性意识和自我坚强,就有多少人骂电影里的女主角最后不自爱。

    总而言之,在这样一个三部文艺片领衔的小档期,创造了近年来节假日档期最低的首日日票房之后,又创造了一个小奇迹——次日票房竟然不降反升了。

    “文艺片最大的商业价值在哪?在它几乎每一个片子,都是一个天然的主题,让很多人可以表达自己观点和态度的主题。”

    陈思琦就是这么说的,她带领的《跳起来》团队,可是负责了《胭脂扣》和《荣耀之路》两部电影的营销工作的。

    “无论是喜欢还是骂,都得让它们被观众看到,看到了,讨论起来了,才有后面的东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