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一章 佛教介入(2 / 3)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大帝两方势力的人?”

    陈云脑海中蓦然冒出骊山老母,貌似如今的道教之中,不依附于玉皇大帝和紫微大帝势力的人,无非就是这位曾经炼石补天、抟黄土造人的老母了。

    也确实,骊山老母就是女娲娘娘,一身法力,惊天动地。

    陈云可不认为自己目前的修为境界能与之对比,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人类都是骊山老母创造出来的,对方似乎没必要参与到封神之战中吧?

    按照他对大道运行的理解,只有人类不灭亡,骊山老母能够一直享有无尽的香火,以及人之大道的加持。

    因此,谁赢下封神之战,对于骊山老母而言,可谓是一点都不重要。

    “莫非也不是这位老母?”

    陈云当真疑惑到了极点,这么一分析下来,似乎道教的半步大罗都没有“作案动机”,那到底是谁在拨弄天机,强行修改历史长河?

    突然,他想到一件事,目光不由自主朝着娑婆世界所在的方向望去。

    “莫非是佛教三世佛之一,在拨弄着天机?”

    陈云觉得有这种可能。

    为什么?

    因为如今道教占据了主流,而佛教想要发展,必须从道教手中抢到足够多的“地盘”。

    佛教在主世界大约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中原,最初传入的是小乘佛教,信仰者并不多。

    发展阶段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兴起,成为主流,译经高潮时期,鸠摩罗什、道安等高僧翻译了大量的大乘经典,如《金刚经》、《法华经》等,大量寺院和石窟寺开始兴建,各宗派开始形成。

    这是第二个阶段。

    至于第三个阶段则是隋唐时期,佛教与道教一样,成为了朝廷宗教,各宗派进一步发展,佛教与本土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佛教艺术达到了高峰,如敦煌壁画、唐代雕塑等。

    这一阶段,佛教看似兴盛,实则还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信徒不够多,又或者说,绝大多数都是中上层在信仰着,不像道教深入到民间。

    陈云认为,佛教想要将道教取而代之的话,目前最要紧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融入到民间,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获得一定话语权,没有话语权道教凭什么让你佛教吞噬地盘呢?

    “我此番分析有理。”

    陈云一脸平静望着天空,“想必此时在拨弄天机之人,是三世佛之一,怪不得我不能敌。”

    他没有见识过弥勒佛与燃灯古佛究竟多厉害,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威势,他还是亲眼见证过,那可是与玉皇大帝、紫微大帝一个档次的啊。

    那么,弥勒佛和燃灯古佛,就算不如释迦牟尼佛,肯定也不会差太多。

    “到底是释迦牟尼佛,还是另外两位呢?”

    陈云自知不能敌,索性没有再继续出手抗衡。

    他要看看这位暗中遮蔽天机、修改历史长河的半步大罗,到底要做什么,想让历史怎么发展。

    这种“规则”层面的修改,并不是一定会发生,只要控制好现实世界的基本盘,还是有可能对抗“规则”层面的变化。

    陈云想着自己修为境界不如对方,在“规则”层面抗衡不了,那就从现实世界出发,让对方一切做无用功。

    而这个现实世界的核心点就在于赵匡胤此人。

    正想着,外面一阵脚步声传递了过来。

    陈云朝着门口方向看了一眼,见到赵匡胤一脸高兴走进来。

    他大致知道对方为何如此的高兴,无非就是被人“吹”爽了。

    如今的赵匡胤伴随着柴荣登基地位水涨船高,身边吹捧的人自然多。

    陈云知道还不能让赵匡胤这个时候得意忘形,否则后边没有功绩的话,根本建立不起真正的威望,也别提建立属于自身的势力发动陈桥兵变。

    一念至此,他主动开口道:“匡胤,来,学究与你聊聊事情。”

    赵匡胤连忙快步上前道:“学究,学生恭听。”

    陈云问道:“你乃武将,应当知晓兵家大忌是什么吧?”

    赵匡胤恭敬回应道:“回禀学究,兵者,国之大事,所忌之事甚多,择其要者而言之,不知你说的哪条。”

    陈云道:“你全都说上一遍。”

    “喏。”赵匡胤缓缓说道:“兵家大忌一者师出无名,二者忌敌情不明,三者忌用人不当,四者忌逆天而行,五者忌身陷绝境,六者忌粮草不济,七者忌孤立无援,八者忌士气涣散,九者忌将奢兵骄,以上乃兵家大忌,用兵者须谨记。”

    陈云反问道:“若是将奢兵骄,会如何?”

    赵匡胤侃侃而谈道:“将领奢侈浪费,士兵骄傲自大,导致军队衰弱,会极大削弱战力,所谓骄兵必败,若是与人交锋时定然会败阵。”

    陈云微微颔首道:“此乃兵家大忌之一,然人生有时候就如用兵,你也知道骄兵必败,而如今你只是因为新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