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事,坏了侯爷的安排了。
至于那个大夫是谁指派的,现在已经查无可查,因为对方死了已有三年了。
后来,也确实如她所愿,她给了郑春秀足够的好处,让她做了那件事,可谁知道,那蠢货会虚荣到那等地步,赏赐给她的糕点,竟然分给了近乎全村的人吃,本来死她一个事情就能了结,谁想节外生枝,差点闹出大乱子,虽说她父亲出面及时平息了此事,却也留下了隐患。
“什么事儿?”
他喊来长随,叮嘱了几句,“跟大皇子妃说,切记不要再妄动。”
但有郑善手里的证据,以及扈村人和焦大夫的证词,瘟疫一说,也基本可以确定是误诊了,所以,大部分罪名都落到了当初那个大夫身上,若不是他误诊,李垣又怎么会围了村子,不允许村民离开呢?
李垣只是失职之过,手段激烈,也是为了整个京城的百姓着想,万一真是瘟疫,有村民跑出来,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你……”大皇子噌的站起来,“休得胡言乱语,什么中毒?并无此事,我儿不过是吃了不宜的东西,过敏而已。”
王秋生又问,“你觉得他能告赢?”
许怀义接过纸条,看完后,忍不住冷笑了声,好一个乔宏,倒是会避重就轻。
“狗奴才!”
隐患便是,当时去围村的人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许怀义神色自若的道,“不外乎你说的这两种可能,希望他能得偿所愿吧。”
大皇子妃再蠢,也是生了皇子的皇家媳,皇子皇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李婉玉摔了几样东西,发泄了一番后,总算冷静下来,“殿下呢?”
这样的处置结果,别说对那一百多口人没法交代,就是许怀义也不甘心呐。
李云亭问,“你想怎么做?”
李婉玉见状,心里更烦躁了,又忍不住想起郑春秀来,当初见她机灵,想法子要到身边,事实证明,郑春秀确实也有点脑子,交给她的事儿,总能办的漂漂亮亮,替自己省了不少心,唯独过于虚荣,但那会儿她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女子哪有不虚荣的呢,虚荣好啊,正方便她利用,只要给予的好处足够多,满足她的虚荣心,便能驱使她去做任何事儿。
什么东西都敢来‘教训’她不成?还当她是昌乐侯府里谁都能踩一脚的庶女了?
她这些年汲汲营营的往上爬,图什么?不就是图让人仰视,再不敢随意欺侮吗?
但显然,还是有人不把她当回事儿,还把她那个软弱可欺的庶女,而不是金尊玉贵的皇子妃。
丫鬟赶紧跪下请罪,小脸煞白,心里发愁,她能有啥本事去打探大皇子的行踪呢?大皇子再待人温和,也不是她们这些奴婢能过问的。
孟平恍然。
做官圆滑到这种地步,难怪能坐稳京兆府尹的位子,谁都不得罪,一碗水端的够平的。
许怀义扯了下嘴角,“他大概不觉得罪过,只会推脱是奉命行事,顶多就是贪功冒进了,失职而已。”
态度足够恭敬,但言辞却也犀利直白。
真要让乔宏这么结案,那李垣顶多就是被杖责几十棍子,再罚没些银两赎罪,别说流放了,甚至都不用坐牢。
丫鬟战战兢兢的道,“大皇子殿下有事出门了。”
赵三友最不耐烦听这些弯弯绕的关系,“我就想知道,现在审的咋样了,到底能不能坐实李垣的罪名?”
孟平迟疑的道,“可是,那毕竟是李垣啊,昌乐侯府的公子,他亲姐姐还是大皇子妃,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吧?而且,乔家和姚家如今还成了姻亲,姚长远跟李垣的关系一向亲厚……”
消息确实来的很快,吃完饭就有人递了纸条进来,李云亭看完后,脸色却有些冷沉。
王秋生思量道,“看来他手里有确凿证据了,想破釜沉舟赌一把,也或者,是背后有人为其撑腰,给了他抗衡昌乐侯府的胆量?”
一直没开口的李云亭提醒道,“京兆府又不是乔宏一个人的,别忘了,少尹刘大人的女儿,可是进了四皇子的后院。”
赵三友倒吸了口冷气,“那要不是瘟疫,果真如那原告所说,是中毒,那李垣带人围了湖田村,致使一百多口人延误治疗而丧命,那罪过可是大了……”
实在不行,他再添一把火就是,手里攥着的那些信件,可还没派上用场呢。
中毒的事儿,被他含糊过去,理由倒也充分,郑春秀死了,那些吃了糕点的村民也都死了,糕点更是没有,人证物证皆无,那还咋判定中毒?
乔宏得知此事后,心下嘲弄,面上不动声色,吩咐牢里的小吏,在不违背规矩的情况下,睁只眼、闭只眼,可以适当的关照一下李垣。
殊不知,大皇子的脸面此刻,已经被人扒的渣都不剩,只余难堪和悲痛。
难道去拷问大皇子妃?
别说他没那个资格,就是有,李婉玉也绝不会承认给郑春秀的是带毒的糕点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