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5章 天上李太白(5 / 5)  满唐华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归。”

    说话间,达奚盈盈匆匆赶来。

    “何事?”

    “圣人诏告天下,兆庶皆安、边疆宁静,迫于万方之请,难为多士之心,今载十一月封禅西岳。”

    “知道了,去查具体的。”

    “喏。”

    达奚盈盈走后,杜家姐妹对视了一眼,杜媗忧虑道:“若是如此,只怕圣人更是不会承认南诏有变了。”

    杜妗讥笑道:“正是如此,到时更能让他下不来台。”

    ~~

    华阴县。

    县城内外正是热闹非凡,举目看去,到处都能看到推着独轮车运送物资的商旅、民夫。

    薛白与李白没有入城,在城外的小酒肆坐着,等刁丙去打听回来。

    “郎君,华阴县没有客舍了。”

    李白问道:“为何?”

    “听说圣人要封禅西岳,此事筹备了数年了,元月,朝中大臣接连劝谏,许多人已提前得了消息。希望能借着此事谋个出身。”

    “谋个出身?”

    李白喃喃了一句,抬头看向天空,仿佛遥思着他待诏翰林的那段时光。

    末了,意兴阑珊地摇了摇头。

    但不等薛白想安慰他,他已笑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蓝田驿得三郎这一句诗,平生大慰啊。”

    薛白其实早记成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直挂云帆济沧海”,倒没想到醉后反倒能把原句念出来。

    李白忽然豪气顿生,道:“那夜我耍了赖,用了一首旧诗,今日你我也不必去住驿舍了,就在这酒肆欢饮达旦,继续以酒佐诗,如何?”

    薛白已玩不起了,酒量与诗才都不行。

    他转头看向远处那高高的山峦,道:“不到华阴县了,直接登华山,太白兄可有雅兴。”

    “舍命陪君子。”

    两人都不是娇生惯养的,遂打算趁着天还没黑,先登华山。夜里看能否在山中寻一道观,或干脆野宿。

    李白从年轻时就仗剑去国,游历天下,登山非常有经验,他曾来过华山,路上便随意地说起一些经历。

    他聊一座名山,不仅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给它添上一抹瑰丽色彩,说的更是他的一众好友,以及一首首的诗词。

    从华山聊到峨嵋山,讲的是“峨眉山月半轮秋”的风景,而他思念友人,便会在夜里直接乘舟去寻访……

    薛白正听得津津有味,前方忽然有一队人抬着十余口棺材路过,挡住了去路。

    队伍中,竟还能看到一个绿袍官员,想必是华阴县令。

    李白大为好奇,拉过路人便问道:“出了何事?县令抬棺,死了许多大人物不成?”

    连问这句话之时,他的姿态都十分潇洒,多少有些不妥。

    好在并未死人。

    “圣人下诏封禅西岳了!县尊在做准备呢。”

    薛白问道:“县令要死谏圣人不成?”

    “那哪能啊?这可是让全县受益的大好事,郎君你想,到时满朝文武都要随御驾前来,华山路可不好走,万一死了几个朝廷重臣,县令一时半会找不到棺材,可是要影响前途的……”

    “他真是周全。”

    薛白也不知作何感想,末了,只能如此评价一句。

    一县之主,为了迎合圣意,早早就做好了如此周全的准备,何愁不能升官?

    李白则是哈哈大笑,吟道:“遥裔双彩凤,婉娈三青禽。往还瑶台里,鸣舞玉山岑。以欢秦蛾意,复得王母心。区区精卫鸟,衔木空哀吟。”

    旁人不懂他这诗的意思,薛白却听出其中的讥讽之意。嘲笑华阴县令是会讨王母欢心的彩凤,而他则是衔木独自哀吟的精卫鸟。

    “走吧。”

    等搬着棺材的队伍离开,他们继续登上华山。

    抬眼看去,远远地竟已能看到那座还在修建的华山祠,巍峨地立在山巅,像是当今天子的文治武功已在大唐之巅……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