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的韩成,看到朱棣的这些操作,一时间暗呼好家伙。
没想到永乐大帝还有这癖好,竟然主动趴在地上,请求别人鞭挞。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朱祁镇的这一番强势操作,给人带来的杀伤力有多大!
可结果,朱棣不主动求打还好。
这样一主动求打,被朱标复述了一遍事情,给气的再次想要揍人的朱元璋,反而不忍心抽朱棣了。
将鞭子远远的丢出去,叹口气道:“算了,说起来抽你也挺冤枉。
谁能想到,你我父子二人这样英雄,后面竟然出现这样丢人现眼的后代!
最为关键的是,这样丢人现眼的玩意,还当了皇帝!
太他娘的丢人了!”
接下来,朱棣再次开口请求朱元璋抽他一顿,让他心里好受些。
但朱元璋就是不抽了。
这让朱棣别提多幽怨了。
方才自己刚一进来,根本就没有做挨打的准备,二话不说,您就抽了自己一顿。
结果现在,自己主动求抽了,您死活不打了。
您真是我爹!
要不是这是自己的爹,就朱棣这脾气,指不定就得爆发出来,将这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家伙给揍上一顿!
就没有见过这样拧巴的人!
“韩成,你给咱说说,在如此危急存亡的关头,站出来力挽狂澜,让我大明避免矬宋命运的人是谁?”
拒绝了朱棣找抽的要求,无视朱棣那颇为幽怨的目光,朱元璋望着韩成询问。
原本他还以为,做出这事情的人是进行监国的、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
可结果竟然不是!
这让朱元璋心中是真的好奇。
毕竟理论上来讲,这个时候京师那里,权力最大的两个,一个就是听起来就不怎么样的孙太后,另外一个就是监国的朱祁钰。
现在,这两个人竟然都不是。
那在当时的情况下,还能有谁有这个胆魄,又有这个能力力挽狂澜?
朱元璋是真的想不明白。
听到朱元璋问起正事,朱棣也忙竖起耳朵。
他同样是好奇不已,在朱祁镇那个丢人现眼的玩意,做出了那等事情之后,还有什么人,能站出来力挽狂澜!
“于谦!”
当然,这个于谦并不是世代为郭家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
而是于少保。
说起于谦的名字,韩成的身子都不由的站直了几分。
对于这位,韩成是真的敬佩。
“于谦是钱塘县人,永乐十九年中进士。
宣德年间的时候,曾随宣德皇帝,前去讨伐的汉王朱高煦。
在朱高煦投降之后,奉朱瞻基之命,当面严词痛斥朱高煦,一番话将朱高煦给斥责的,趴在地上抬不起来头,瑟瑟发抖!
宣德皇帝朱瞻基去世的时候,专门下旨将于谦叫回来。
土木堡之战发生的时候,于谦以兵部左侍郎的身份,留在京师主持兵部诸多事务。
朱祁镇打出来的,那一系列的辉煌的战果,传到京师,朝野震动。
很多人都被吓到了。
不止一个人说,要抓紧时间南迁。
当时的孙太后,以及监国的朱祁钰都是摇摆不定。
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看到底是走还是留。
面对那众多说要南迁的人,于谦直接怒怼。
当着众多朝臣的面,直接对朱祁钰道,言南迁者皆可斩!
京师乃是国之根本,此等情况下不退走,尚有一战之力,一旦南迁,万事皆休。
一人,力压重多言南迁者。
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都赞同于谦,于是朝廷这才决定固守京师。
但当时的那种情况,想要守住京师,并不是说喊喊口号就行的。
大明遭遇了立国之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
这份危机,可不仅仅是人心惶惶,损兵折将。
更大的危机,是朱祁镇这个大明皇帝,落入到了也先的手中。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皇帝还那样的听话。
于是,也先那里就不断的打朱祁镇这张牌,以此换取众多好处,并企图以此来拿下京师……”
听韩成说到这里,朱元璋,朱标朱棣等人,既为关键时刻里,于谦能站出来据理力争,将南迁的声音压下来的举动而激动。
又为于谦,以及大明的命运捏了一把汗。
朱祁镇这废物不自杀,被人给生擒了,这对于那时候的大明来说,简直就是致命的、无解的难题!
哪怕是他们这等人,将自己带入到于谦的角色之中去,都觉得异常棘手。
于谦,到底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这次危机?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于谦直接喊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拥立朱祁钰即位,尊落入敌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