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的身材修长,肌肉紧实有韧性又没有显得过于粗壮,在这个贵族女性身体如同棉花糖一样的时代也算独一份了。
其实平价面包并没有弗兰茨想象中的那么难吃,反而是由于可以量化,其品质有了最低保证,味道要比大多数没什么天赋又不用心的厨师做出来的强。
实际上整个奥地利帝国的食品工业化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批量生产的面包,加上批量煮熟的鲤鱼丸,以及几片菜叶就是很多人的一日三餐。
不过在奥地利帝国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人们可以选择将其做成汉堡,又或者是卷成煎饼果子。
弗兰茨还开发出了面粉肠,他的目的并不是以次充好,而是让更多的人能尝到肉的滋味。
如果使用精肉制造香肠,那么能消费的起的人实在有限,但混入一些面粉之后起价格就会骤降。
而且香肠还可以使用一些平时不太好售卖的部位,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当然用木屑、病猪肉的事情,弗兰茨是不屑做的。而且他还会将面粉肠的价格打下来,以防那些真正黑心的人想要这么做。
事实上面粉肠一出现便广受好评,由于价格低廉,再加上廉价的皮尔斯啤酒,很多人都过上了有酒有肉的日子。
民众的幸福感一直在上升,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食品工业化的食物品质相对稳定,因食品质量而导致的问题反而在直线下降。
当然满大街的工业化廉价食品也迫使厨师和饭店进行战备升级,如果他们创造不出更美味,更具特色的食品,那么就很容易被淘汰。
而随着奥地利帝国在料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厨房。
因为男性厨师在传统的体力方面的优势遭到了巨大削弱,女性厨师的细心和敏锐便成了新的优势。
尤其是在大贵族之间一位赏心悦目的厨师本人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只要双方的料理水平不是相差很多,谁不愿意看到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厨师呢?
在这种压力之下,更多更美味的菜肴被端上了餐桌。一些大酒店和别具特色的小吃反而在这股大潮中被推向了更高的位置。
不过大多数缺乏天赋,又不努力,更没资本的人则被淘汰。许多人不得不转行,有些人则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便只能去殖民地去碰碰运气。
其实对于食品工业化最为欢迎的便是工厂和军队,前者是正好匹配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对于军队来说也同样如此,简单方面的食物可以有效地提升后勤补给的效率。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高速有效的补给可以让军队更容易取得优势。
而且这些食品其实很容易保存,可以减少后勤压力。
口感也比较统一,更兼高热量。
此外高度统一的食品也更容易消除士兵们的隔阂,有效增强士兵们的归属感,让他们感到被公平对待。
这些工业化的食品制作简单迅速,方便大批量生产可以应对部队士兵短时间大规模集中吃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