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如今的局面他确实要负责。
他并不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只是觉得有些愧疚,没能达成自己的誓言让英国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我会在战争之后引咎辞职,不过现在还希望各位能和我一道尽量减少英国的损失。”
乔治·汉密尔顿·戈登会辞职这件事,在场各位心中早就有数,毕竟大家都指望他来背这口黑锅呢。
不过众人还是要装出一副十分惊讶的表情,毕竟知道归知道,但也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
“首相大人,我们在近东地区还有十几万兵力完全有和俄国谈判的资格,甚至我国也可以与俄国瓜分奥斯曼帝国的遗产。”
乔治·维利尔斯说道,这本来就是英国内阁预先计划好的后手之一。
只不过现在的情况要比预想的局面好很多,至少英国在明面上只有黑海海战一场大败。
“不!我们必须尽快和俄国人谈判,这样才能将奥地利人排除在外。”
约翰·罗素顿了顿又说道。
“现在奥地利帝国崛起势头太猛,必须加以限制否则我们英国将永无宁日。”
财政大臣格莱斯顿对此却有些不同意见。
“勋爵大人,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不是不该主动招惹奥地利人?”
戈登首相也很疑惑。
“难道根据大陆均势政策,我们不该支持奥地利对抗俄国吗?”
面对质问,约翰·罗素显得有些急躁。
“我们不招惹奥地利人,奥地利人就会不招惹我们吗?别天真了!这个世界就这么大。
他们多分一份,我们就要少分一份。扶植奥地利让他们与我们在全世界对抗吗?”
“那我们可以扶植俄国人。”
“扶植俄国人让他们毁了一切吗?”
很显然约翰·罗素对于奥地利和俄国没有丝毫的信任可言。
“可我们该如何把奥地利人排除在外呢?或者说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俄国人也不会把战利品分给奥地利人吧。
毕竟谁又会把到手的战利品拱手让人?”
乔治·维利尔斯可是很了解沙皇和俄国的秉性,他们根本不可能会将眼看到手的东西再送出去。
“这样最好,在我们和俄国完成对奥斯曼遗产的瓜分之后奥地利人再想向东扩张就只能打俄国的主意。
为了英国的未来,我们必须这样做。
神圣同盟如果发生内斗,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今天他们给我们带来的耻辱,他日必将让其百倍奉还。”
这时候戈登首相又皱起了眉头,他可是想将军队调往北美战场的。约翰·罗素这么搞,那军队岂不是还要留在近东抢地盘?
其实戈登想的是跟俄国划分一下势力范围,这样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就行。
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对英国来说太重要了。
尤其是这条加宽加深版的苏伊士运河,很有可能会改变东西方贸易的路线,甚至如一些经济学家预言的那样造成经济中心的转移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真是那样,英国在非洲的绝大多数贸易站都将失去作用,殖民地的价值也会一落千丈。
毕竟此时英国并不具备开发非洲内陆的能力,那么英国在数个世纪里积攒的先发优势将会被削去大半。
“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关注北美的战事。”
戈登首相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他的气场实在太弱。
“北美的战事一切顺利,首相大人。”
只是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戈登首相噎了回去。
“小亚细亚的北部和奥斯曼帝国的欧洲部分可以让给俄国,但南部包括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应该归属我国。”
约翰·罗素的计划很宏大。
“可我们哪有那么多兵力?”
海军大臣格雷厄姆爵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约翰·罗素则是微微一笑。
“这您不用操心。”
奥斯曼帝国内部有着大量的亲英派,只要稍加动员就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而对于英国来说委任统治并不陌生,这样的殖民方式在他们看来反而是更加有效。
等到这些人将当地人的抵抗情绪和力量消磨得差不多了,再派人去收取那些土地。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是英国人最擅长的。
再说也不讲殖民剥削了,现在都讲民主、讲自由贸易。
这样做成本低、风险也小,尤其是在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之后很多人都对传统的殖民方式产生了怀疑。
这些年英国在印度的投资可并不少,但面对此时的局势却是被最先抛弃的,很多人都在问这样值得吗?
继续让那些王公统治不好吗?
只要他们定期缴纳税贡,购买我们的商品,难道不是更合理吗?
不过英国在北美的兵力实在太少,即便是美国人参军踊跃,英国人也无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