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的大量需求,又导致工厂主们在劳力市场占据了优势。
于是乎工厂主普遍将工人工资降低了20%-30%,这引发了里昂丝绸工人的强烈不满。
此时法国政府自身的状况也不太好,他们一方面要保住手中的摇钱树,另一方面也不想和工人起冲突。
里昂当地的政府官员便想用民族主义来让工人们先忍耐。
“你们不知道吗?我们里昂的丝绸刚刚在伦敦的水晶宫获奖,拿破仑三世陛下都觉得与有荣焉,你们就没有一点作为法兰西民族的自豪感吗?”
收了钱的主教也站出来帮腔。
“基督为世人承受苦难,你们为法兰西忍耐饥饿皆是圣徒!”
如果是在除了巴黎和里昂以外的任何一座法国城市这样说,工人和农民们八成都会散去。
然而对于巴黎和里昂的民众来说,这种话他们听过的太多了,而且这场危机不是刚刚发生的,实际上从1837年开始里昂地区的法国人就一直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
“我们要面包,要尊严!我们不要英国人的奖牌!更不要你们的空头支票!”
活不下去的丝绸工人和蚕农高举着牌子围堵在市政厅和警察局门口,大量的军警挡在门口。
不过里昂市长克劳德·马里·杜布瓦不希望事情闹大,所以只是让士兵驱散人群,只造成了一百多人伤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