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李广案终(万字章)(4 / 7)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其实我心里清楚,他把她当成了女儿啊!”

    众人闲聊了一个时辰。

    石文义兴冲冲的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厚厚四本账册:“常爷,李广这厮真是毫不避讳,他收受贿赂也好,与民争利也罢,全记了明账。”

    常风接过账册翻了翻,上面都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官送“白米”若干石,“黄米”若干石之类。

    朝野皆知,这是给李广行贿的隐语。白米是白银,黄米是黄金。

    常风道:“让丁大算盘过来。统下总数。”

    司账百户丁大算盘走了过来,常风给他让了座。

    丁大算盘放下吃饭的家伙,算盘珠拨得飞快。

    尽管丁大算盘业务娴熟,李广海量的纳贿账目还是让他算了整整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罢。丁大算盘一指算盘珠:“李广家财,银子总数三十一万两。黄金一万两。”

    常风吃惊不已:“这么多?”

    要知道,成化二十二年时,常风从蔡侍郎府邸抄出三万两赃银,都算是天文数字了。

    那时皇帝的内承运库不过存银三万两而已。

    自弘治帝登基后这十二年,大明现盛世光景,江南商业兴起。

    商业兴起导致的连锁反应,便是走私贸易更加猖獗。

    数目庞大的倭国白银、西洋白银,流入了大明。导致大明的白银流通量逐年增加。

    饶是如此,一个司礼监秉笔敛银几十万两,还是有些耸人听闻。

    徐胖子惊呼:“我艸他娘的。这李广真能捞啊!”

    李广这么大的府邸,抄起来自然费劲。

    整整一天,石文义只完成了“抄家八藏”中的窖、壁、檐三藏。

    抄出银票、现银共计五万两,黄金一千两。

    距李广的账目数字还差得远。

    傍晚时分,常风安排好值夜事宜,刚要离开李广外宅回家,内阁阁员李东阳来了。

    李东阳朝着常风一拱手:“常爷,你发财啊。”

    常风笑道:“这话可不能乱说。是朝廷发财。”

    李东阳点点头:“对,朝廷发财。怎么样,抄出了多少银子?”

    常风答:“银票、现银五万。黄金一千。”

    李东阳一拍手:“噫!好!今年春,鞑靼小王子有侵占贺兰山之意。西北军情如火,需要海量的军饷钱粮。”

    “这笔意外之财,能解一解户部的燃眉之急。”

    常风问:“皇上有旨意,将李广家财没入太仓国库嘛?”

    李东阳正色道:“皇上口谕。罪宦李广府邸金、银,尽数入太仓国库。其余田产、珍宝等项,一律变卖,亦入国库。”

    常风惊讶:“一两不进内库?”

    李东阳发自肺腑的说:“当今万岁是千古明君。从不考虑内库存银的多寡。只考虑国库。”

    “常风,你真有本事啊。一天就抄出白银五万,黄金一千。不愧是抄家总旗出身。”

    常风微微摇头:“这点钱,只是李广家财的一小部分而已。我们抄出了一本总账。”

    “总账上记录,李广家财白银三十一万两。黄金一万两。”

    李东阳听到这个数字,狠狠的挥了下拳头:“巨蠹!”

    常风道:“李阁老,明早您先让户部派人,将已查抄出的银钱交割。”

    “我向内阁保证,三日之内,李广家财一两不差,全部交到国库。”

    自古以来,FLAG都是不能乱立的。

    翌日,梁藏、井藏、粪藏查抄完毕。又得银五万,黄金两千两。

    第三日上晌,板藏、翻明财、异藏查抄结束。得银三万。

    跟李广家财的账面数字还差了十八万两白银,七千两黄金!

    常风有些发急,他亲自下场,重新走了一遍八藏的抄家流程。

    然而却一无所获。

    常风大惑不解:“难道说,李广的财产有一部分藏在了其他地方?”

    钱宁建议:“是不是问问谷大用?”

    常风点头:“嗯,去把谷大用找来。”

    不多时,谷大用来到了常风面前。谷大用故意带了一条绣着莲荷的腰带。

    常恬在郡主府闲着没事儿就爱绣腰带。一个月绣十几条送人。莲花、荷花图案,是“常恬造”的标识。

    谷大用投靠了刘瑾。刘瑾送了他一条常恬绣的腰带。并吩咐他,见锦衣卫常爷的时候换上。

    常风一看这腰带,便明白谷大用如今已是刘瑾的人。

    常风问:“谷公公,你伺候李广多年。他的家财,是否有一部分藏在他处?”

    谷大用如实回答:“常爷,李广的家财都藏在这座外宅之中。他很自信,认为自己绝不会倒台。从未想过会有被抄家的一天。”

    常风皱眉:“这就怪了。整整十八万两银子,七千两黄金。能藏在哪儿呢?”

    “银子可能换成了银票,银票好藏。可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