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查我常风的账?(五千字章)(3 / 4)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钱宁解释:“属下怎么敢监视李广公公。”

    “是工部尚书刘璋那边的耳目,发现刘璋换了便服,坐着一顶小轿出府。身后的仆人还抬着几个大箱子。”

    “耳目觉得蹊跷,就跟了上去。一直跟到了李公公外宅。“

    “耳目还看到,李公公跟刘璋进了宅子东面的桃花林。一些小宦官,往桃花林里抬了一张祭桌,还有黄纸、肥鸡、香烛之类。”

    “耳目判断,李公公应该是跟刘璋结拜了。”

    锦衣卫的耳目果然神通广大,而且心思缜密。竟判断出了李、刘二人结拜之事。

    常风没有说话,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

    刘笑嫣跟他说,刘璋最近变卖夫人首饰,似乎是在凑银子谋阁员缺儿。

    今日钱宁又说,刘璋跟李广结拜。

    两件事串联起来,常风得出了一个结论:刘璋勾结内监图谋升迁。且二人很可能结成了同盟。

    然而,此事没有证据。锦衣卫不像御史,可以风闻言事。

    向皇上禀报百官不法情事,一定要有证据。

    常风打定主意,先静观其变就是。

    御史常风吩咐钱宁:“盯牢了刘璋。在新阁员人选昭告天下之前,刘璋每日吃过那些饭食,睡过哪个小妾,我都要一清二楚。”

    钱宁问:“那李公公那边要不要”

    常风摇头:“锦衣卫无权监视少监以上宫人,这是规矩。规矩不能破。”

    “李公公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第一红人。咱们轻易动不得。除非.他干下了大逆不道之事。”

    钱宁拱手:“成。我义父也是这个意思。”

    就在此时,石文义气鼓鼓的走了进来:“常爷,出事了!”

    常风问:“哦?什么事?”

    石文义将一封公文呈上。

    原来是李东阳、刘大夏、谢迁三人联名上折,建议弘治帝下旨,由户部牵头查锦衣卫的私库。弘治帝恩准,派三人明日前来查账。

    查账的理由很充分:锦衣卫亦属武官衙门。历年账目不清,自该有个交待。

    常风哭笑不得:“入阁的关键时刻,李东阳弄这幺蛾子作什么。这三位跟我关系都不错,都是能臣,就是太爱较真了!”

    无论古今中外的情报机构,账目不清都是通病。

    办秘密差事,岂能没有秘密资金。资金流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石文义怒道:“这三人吃饱了撑的,竟要来查咱们锦衣卫的账。”

    常风如今是锦衣卫的大掌柜。这事他自然要管。

    他起身:“走,去一趟私库。”

    锦衣卫的私库,就设在北镇抚司档房边上。明晃晃的,丝毫不避讳。

    谁能想到有人会查锦衣卫的账?

    常风来到了私库。

    管库的司账百户绰号大算盘。人如其名,是个算盘精。

    常风问大算盘:“私库存银多少?”

    大算盘答:“共计白银五万两,另有三百两黄金。”

    锦衣卫这些年抄家,都是二十取一收入私库,不是个小数目。

    虽供养耳目、收买敌国人员开支庞大,但依旧存银不少。

    常风又问:“账目呢?有多少箱?”

    大算盘答:“近十年的收支账目共有十三箱,六百五十册。”

    常风道:“账目倒是好说。放进密档房,贴上密档的标签就成。李东阳他们这些外臣没有旨意,是不能查看密档的。”

    “至于银子.”

    钱宁笑道:“常爷,咱们查了这么多年‘八藏’,这回要藏银子躲避文官查验了。”

    常风哑然失笑:“呵,是啊。咱们找银子是好手,藏银子亦是好手。”

    “银子别往衙门外搬了。对面就是六部,这么多银子动静太大,还不露了底?”

    “两万两沉入卫内的十几个恭房粪坑。两万两在校场挖坑埋了。另外一万两沉入几口水井里。”

    石文义拱手:“得令,我这就让查检千户所的袍泽办这件事。”

    常风又吩咐钱宁:“让弟兄们把嘴闭严了。就说除了月俸,卫里不发任何额外的补贴银子。”

    钱宁点头:“常爷放心。我这就去交待弟兄们。”

    常风用了一天时间,做完了隐藏私库的事。静待李东阳等人上门。

    入夜,常风回了府。

    恰好老泰山刘秉义来了。

    吃晚饭时,常风将查账的事说给了刘秉义听。

    刘秉义道:“李东阳这人可真是的。入阁的关键时候节外生枝。”

    “幸亏贤婿你宽容大度,不会跟他计较。”

    “若换了心胸狭隘之人管锦衣卫,一双小鞋丢给李东阳,他的阁员位子也就泡汤了。”

    常风却渐渐咂摸出了味道:“文官视锦衣卫为仇敌。”

    “老泰山,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李东阳是故意找锦衣卫的茬儿,借以得到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