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1章 命常风廷杖国舅(五千字)(3 / 4)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总不能问问蒋冕吃了没有,吃的什么,好不好吃吧?

    没想到,蒋冕竟主动开口:“禀皇上。臣身为御史,有谏言之责。臣有一言,请皇上谏纳。”

    弘治帝道:“奏来。”

    蒋冕义正言辞的说道:“宪宗爷曾诏令勋戚之家不得设肆开店,与民争利。”

    “现勋戚如寿宁侯、建昌伯、长宁伯等不能恪守先皇诏命,纵恶仆、地痞列肆通衢,邀截商货。”

    “太宗爷曾下旨,王公仆从二十人,一品不过十二人。今京中勋戚仆从数百,大违旧例,期间多市井无赖,欺压良善,民怨不止。”

    “今张、周两家以脏利纷争,指使恶仆、地痞两三千人,械斗于市井。有损朝廷威望,皇上圣名。”

    “请皇上下旨,严惩张、周两家。凡外戚开设店、肆,一律停止。”

    “另请敕都察院揭榜禁戒,扰商贾而夺民利者,令巡城御史及所在有司惩处。”

    蒋冕的话有理有据。弘治帝无奈,只得说:“照准。”

    蒋冕拱手:“敢问皇上,打算如何惩治一侯二伯?”

    弘治帝色变:“难道朕如何惩治外戚,要向巡城御史禀明?”

    蒋冕道:“臣不是这个意思。此次两家外戚斗殴,轰动京城。若不能严惩,恐难服群臣、百姓之心。有损圣名!”

    自古以来圣君都是不好当的,圣名都是不好留的。

    弘治帝无奈,只得说:“命锦衣卫将一侯二伯各廷杖三十。关押一个月。罚俸三年!蒋冕,你满意了吧?”

    蒋冕山呼:“皇上圣明!”

    蒋冕惩治外戚的目的达到了。却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常风。

    让锦衣卫廷杖两家外戚?

    虽锦衣卫的行刑力士个个手上有活儿。能熟练运用“打”、“着实打”、“用心打”。

    可廷杖的大棍不是擀面杖。三十仗下去虽不会伤筋动骨,但也会皮开肉绽!

    把那三位打得皮开肉绽,等于得罪了张皇后和周太皇太后。

    常风领了旨。先去南城兵马司大牢领出了张鹤龄、张延龄、周彧。

    张鹤龄大喜过望:“常大哥,你来救我们啦!”

    张延龄问:“常大哥,蒋冕被抓进诏狱没?”

    周彧抱怨:“应该把那个芝麻官碎尸万段!敢抓我这个伯爵,哼,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常风苦笑一声:“有旨意。将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伯张延龄、长宁伯周彧廷杖三十。罚入诏狱关押一个月。并罚俸三年。”

    三人目瞪口呆。

    张鹤龄问:“常大哥,你没传错旨意吧?皇上要打我们的屁股?”

    常风终于忍不住了。他呵斥张鹤龄:“你们哥俩身为国舅,竟指使恶仆霸占渔市,还因分赃不均指使地痞械斗。丢尽了皇上的脸面。难道不该罚嘛?”

    张延龄道:“不过是贩点鱼虾,赚些银子。多大点的事儿啊!”

    常风叹了声:“唉。你们怎么就不知错呢?”

    周彧起哄架秧子:“呵,都说锦衣卫的常屠是皇后的人。怎么连皇后的两个亲弟弟都不护着!”

    常风瞪着周彧:“你也丢尽了太皇太后的脸面!”

    周彧怒道:“我就不信,这天下还有人敢打老子的屁股!”

    常风下令:“押回锦衣卫!”

    马文升等文官见状,无不叫好。

    常风押着三人回到了锦衣卫。他找到了行刑总旗老齐。

    常风问齐总旗:“有什么法子,打三十廷杖的同时,不伤三位国舅的皮毛?”

    人到了一定位置,一定要学会妥协和退让。该怂的时候就得怂。

    作为锦衣卫的大掌柜,绝对不能同时得罪坤宁宫和慈宁宫。

    要按照常风的本意,就应该狠狠打他们三十廷杖,让他们长长记性。

    可常风不能这么做。

    锦衣卫今后若遇到棘手的事,免不了要去求张皇后给弘治帝吹吹枕边风。

    齐总旗苦笑一声:“常爷,即便是最低一等的‘打’,三十杖下去也要皮开肉绽的。”

    “廷杖用的大棍份量摆在那儿呢。”

    常风道:“那就在大棍上动动手脚?横竖皇上只下旨廷杖,没说让百官观刑。”

    “不如.在大棍下端裹上牛皮?”

    齐总旗点点头:“这法子好。我再命行刑的力士们蜻蜓点水。”

    常风又吩咐石文义:“你收拾出三间牢房。一应陈设都从我家里拿。”

    “三位国舅关押在诏狱期间,由你伺候。好吃好喝好招待。”

    伺候人是“大伙计”石文义的本行。

    石文义拱手:“常爷放心。我一定让三位国舅宾至如归。”

    常风叹了声:“唉!这都什么事儿啊!”

    身处朝堂,总会遇到无奈的事。岂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行刑力士用裹着牛皮的大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