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常风中举(五千字章)(3 / 4)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官看看,锦衣卫里不光有杀人如麻的莽夫,还有学富五车的状元郎呢!」

    常风哭笑不得:「你们俩别替我吹了!让旁人听了笑话。你们以为乡试是那么好考的?会试、殿试是那么好考的?」

    「行了,少放罗圈屁。我不在这九日,卫里还太平?咱们千户所的各项差事办的如何?」

    钱宁道:「常爷,去抄两淮巡盐御史的弟兄们已经回来了。抄出财物总计折色四万多两!」

    「怪不得都说,巡盐御史是朝廷八大肥缺之一呢!一个正七品小官,一任三年能捞四万多银子!」

    巡盐御史是监察御史之一,职位只有正七品。但实际地位、职权要高于从三品的都转盐运使。

    常风道:「这应该是今年的贪贿第一大案了。姓徐的这厮,贪的银子比成化末年的户部侍郎蔡忠都多。」

    钱宁道:「不过很奇怪。皇上只让三法司判了姓徐的流放,并未处斩。」

    常风感叹:「皇

    上宽仁啊!」

    弘治帝是个「自己活,也让别人活」的好皇帝。对于获罪官员,能不杀则不杀。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位徐御史的贪贿劣行,锦衣卫这边早在成化二十三年就上禀弘治帝了。

    弘治帝却一直隐而不发。直到弘治二年的六月才派人彻查。

    天知道弘治帝是不是把徐御史当成了一个替他搜刮盐商钱财的存钱罐。

    常风在一众弟兄的簇拥下回了锦衣卫。

    北镇抚使孙栾一阵咳嗽:「咳,咳,常千户,考完了?考的如何?」

    常风微微一笑:「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孙栾的咳嗽声愈来愈大。常风连忙帮他揉着胸口。

    孙栾道:「我的肺疾越来越重了。我已给皇上递了告长假的奏折。以后北司这边全靠你照应了。」

    孙栾递上去的是告假奏折,而非告老奏折。

    权力是人世间最诱人的东西。不到死的那天,谁愿意交出去呢?

    常风道:「镇抚使安心养病。我跟袍泽们一定尽心办好差事。」

    三日之后,沐休日。

    常风在院子里跟妻妾聊着天,哄着妹妹和儿子玩耍。

    九夫人看出他有些心不在焉:「怎么了?」

    常风道:「今日乡试放榜,我心绪不宁啊!进锦衣卫前,我也头悬梁锥刺股过。」

    「从二月到八月,每天夜里我都苦读两个时辰备试。我挺想知道自己的学问到底如何。」

    常风喝了口刘笑嫣递过来的茶,又道:「应该是考不上的。可我是受了皇上破格恩典才能参加乡试。」

    「若考不上,岂不让皇上颜面无光?」

    糖糖道:「哥哥整日用功,怎么说考不上?」

    常风道:「傻孩子。比哥哥用功的人多了去了!而且举人比进士要难考的多!」

    九夫人有些不解:「进士不是比举人大嘛?怎么说举人比进士难考?」

    常风侃侃而谈:「大明科举,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洪熙元年,朝廷定下每省固定的中举员额。譬如咱北直隶每科的举人是一百名。」

    「上一科乡试,北直隶应试的秀才共有三千多人。差不多是三十取一。」

    「会试则不同。每科会试,参加的举人大约在四千多人,能够拔贡的有二三百人。拔了贡参加殿试,就能成为进士。」ap.

    「也就是说,取进士是二十取一。」

    「考中举人要比考中进士难。故有金举人、银进士之说。」

    九夫人道:「哦,原来如此。」

    常风又道:「跟我争举人名额的三千多个秀才,几乎都是成年累月读书备试。」

    「我也就这六个月,每晚抽空读书。能中才怪了。」

    刘笑嫣道:「早跟你说了,北直隶学政是我爹的老属下......」

    常风连连摆手:「借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在乡试上耍猫腻。满朝文官都盯着我呢!」

    「话说回来,我又不指着科举入仕。何必走你爹的门子给自己惹上一身骚?」

    「知道自己的学问到底如何也就罢了。」

    一家人正聊着天,忽然间他们听到了敲锣打鼓的声音。

    北直隶学政衙门的报子到了府门前。

    常风快步走了出去。

    报子喊道:「可是常风常老爷?」

    常风点头:「是我。」

    报子高喊:「恭喜常老爷高中弘治二年北直隶乡试第九十八名!」

    说完报子将大红喜帖双手奉上。

    常风拿起喜帖,仔细看了看。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可北直隶学政的大印就盖在上面呢,由不得他不信。

    常风狂笑:「噫!好!我中了!」

    九十八名是个靠近榜尾的名次,差三人就名落孙山。

    不过这足够让常风欣喜若狂了!

    报子连忙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