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次数少,小乌龟多一点,它会慢慢把头脚都伸出来,如果旁边非常的静,你就可以听得到它吸气的声音。吸进来以后它把头向里头缩,过了两个钟头都不动,这口气保持在那里,这个功夫就叫做‘服气’。”
“所以我们效仿一下龟鹤,放轻松,我来指导你的动作。”
说着,张之维起身,走到方乾鹤面前,轻轻按住他的背,让他缓缓俯身,脊柱弯曲,努力做出类似龟鹤蜷缩的姿势,引导他调整呼吸。
一边指导他的动作,张之维一边说道:
“试着让气息深沉绵长,意想体内气息流转,细细体会每一处关节、肌肉乃至更深处的细微感受。”
“《史书》中记载张三丰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龟形鹤背,就和这个动作有关,合乎道法之间也,你感觉怎么样?”
“师父……我……我感觉有一点难受。”方乾鹤只觉得这姿势别扭无比,腰背酸胀,呼吸也难以顺畅。
“难受就对了,弱者道之反也,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上说的,弱者道之用,通俗点讲,就是黎明以前的黑暗。”
“性命修行时,感到身体不适,并不一定是走火入魔,是身体内部本来已经有问题,在帮你恢复。”
“但这要学会辨别,是真的修行到位了,还是走火入魔了。”
“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况,分辨不清,就被吓得不敢再修行了,踌躇起来,这就是《参同契》上所谓‘引验见效,校度神明’。’
“这些修行的基础道理,为师只能提点你,以后遇到具体的情况,你要自己学会辨别,当然,如果你辨别不了,可以来请教为师,不要莽撞修行,要是练岔了气,走火入魔,可是会坏了性命的。”
张之维这话,可不是危言耸听,三一门的修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风险?为什么需要左门长手把手的教?
就是因为三一门弟子的整体基础打得不牢,在这一关上,除了左门长外,其他人都无法判断遇到这种情况,是修行到位了,还是走火入魔了,所以动不动就把自己给练废了。
甚至就是左门长,当年也练出来岔子。
这就是修行路上,师父最大的作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