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知府家宴(2 / 3)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因为赏识某人一下子提拔到高位。

    他甚至给道士封官,苏泽知道如果自己这《靖海七策》真的被皇帝看中,可能直接跳过科举被授予官职。

    但是苏泽并不想要这样,他还想要继续苟在福建,也不想要这么早掺和到朝堂的斗争中。

    所以在考场上写下《靖海七策》的时候,他就想将这份功劳“让”给方知府。

    苏泽用的理由是所有读书人都能认可的理由。

    那就是不求幸进,而是要走科举正途考出来。

    被皇帝恩宠超额提拔任用的叫做“幸进”,在如今文官系统中,不是科举出来的官员身居高位,都会被人正经的官员认为是幸进。

    苏泽这番回答让方知府非常的满意。

    “汝霖这么想也是对的,走科举正途才是正道。”

    方知府又说道:“那这样,你和我附属上奏,如何?”

    苏泽摇头说道:“世叔,还是以您自己的名义上奏吧,此等军国重事,又怎么是我妄言的。”

    看到苏泽态度坚决,方知府没有再推辞。

    接着方知府又问了钞关法的几个细节,如何管理钞关,核对钞关税,如何防止钞关胥吏讹诈客商。

    等到问完,天已经黑了,方知府意犹未尽,更是觉得苏泽是佳婿。

    若是《靖海七策》真的被皇帝看中,十之八九自己就会被拔擢到江浙,去执行钞关法。

    方知府已经有心等苏泽考完举人,就将他调到身边。

    什么考中进士才结婚,妇人之见!苏泽这样的才能就要紧紧的拴住,日后他真的能入阁拜相,那自家反而要他帮衬了!

    当然,方知府可不知道苏泽造反的心思。

    李夫人派人来催促用晚饭,方知府这才恋恋不舍的带着苏泽到后宅吃饭。

    这顿晚宴是李夫人和方若兰一起做的,方若兰是未出阁的女眷自然不能出席,席上就是方知府夫妇二人和他们十一岁的儿子。

    席间自然有事宾主尽欢,等吃完之后方知府将苏泽送到门口,又叮嘱他好好读书准备乡试。

    “爹,那是我姐夫吗?”

    方若泰突然问道。

    方知府正准备训斥儿子,就听到儿子说道:“爹,您终于要把姐嫁出去了!太好了!”

    李夫人经常在外打马吊,无论是弟弟的学习还是日常生活,都是方若兰在操心。

    长姐如母,方若泰最惧怕的就是自己这个姐姐了。

    听到姐姐要嫁人,自然是高兴要跳起来。

    李夫人听到后站起来说道:“从今天开始,为娘亲自督促你进学,看看你书读的什么样子!”

    一想到苏泽的优秀,再想到自家儿子这幅样子,李夫人又是心头火起。

    “你爹是进士,你舅父是举人,我家怎么出了你这个东西!”

    方若泰想到日后被逼着读书的日子,差点晕了过去。

    【府试案首,科举经验+2000,科举Lv7,2078/3000】

    府试结束,县试最后一场院试也在南平城内举行,只不过题目是福建学道衙门出。

    院试的通过率就要高不少了,以前积累下来的考生也不多,所以没有之前府试前热闹的赶集场景。

    院试的日子是四月初,原本在院试前福建学政还要巡视各府县,考较学生的功课的。

    但是因为今年紧张的局势,学政大人也不愿意出福建城了,这过程就略过了,院试日期也比往年提前了些许日子。

    方知府的策论汇同福建省正印官们的奏章,在府试结束后就送往了京师,这是朝廷的大事,奏章都是走的紧急军情的快道,皇帝应该很快就能看到。

    方知府焦急等待上奏的结果,苏泽则在南平县城内读书,转眼就到了院试的日子。

    延平府参加院试的读书人也有五百多人,一次院试最后取中三十人到五十人不等。

    院试考试也是残酷的,不过对于府试案首苏泽来说,除非他在卷子上写反诗,那按照潜规则是肯定能取中的。

    已经考了两场,最后一场自然也难不倒苏泽。

    院试的内容更简单,就是四书义和五经义的考试,然后再进行一场覆试,两次通过就可以获得生员资格。

    唯一不同的就是院试的卷子是交给隔壁府的府学训导批改的,各府再从好的卷子中推举五份到学政使那边,由学政点出院试的第一名。

    对于科举技能已经快要Lv8的苏泽才说,这最后一道考试自然也不在话下。

    迅速考完交卷,苏泽终于轻松了。

    院试因为需要邻府批改,还要上交学政衙门点案首,所以批改的时间要更长一些,所以苏泽就返回长宁卫等待最后的结果了。

    反正张榜之前,自然也有府衙县衙的人回来长宁卫通风报信。

    苏泽对于院试结果并没有多上心,但是长宁卫的人却紧张不已。

    长宁卫好不容易才出了一个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