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出气!”
“你想要控制天下资本,防备资本控制朝堂,可以!”
“只要你不转变大明的道,吾等都同意,再退让几步也可以!再让你杀两个月三个月,都可以!”
“可是啊!”
“杀人也要有头啊!继续杀下去,损失的是你我,损失的是大明啊。”
“好,我不为那些被杀被罢免的官员说情,就说你要替换上来的官员,你敢保证,这些人就都是大清官吗?他们就能为民做主吗?”
“像贺治这样的典型,你杀几个我们都不拦着!”
“甚至,彭谊为了贺治陪葬,也没人说什么!”
“可你若无休止地杀下去,只会让君臣离心,中枢和地方离心,最后天下崩盘,你朱老四满盘皆输!”
刘健道:“作为朋友,我劝你尽快收手,作为您的臣子,老臣同样要劝谏于您。”
“治国,非杀戮可解决的。”
朱见漭想要的,其实已经得到了,只需要畅通官员上升渠道,改革吏治,这场政治秀也就可以落幕了。
可朱见漭却要肃清扩大化。
这就很可怕了。
天下当官的,没有一个屁股底下是干净的,如果非要查个清楚,那么所有人都得死。
可不能这样查的呀。
当天晚上。
朱见漭去养心殿侍奉汤药的时候,将刘健的话对他爹说。
朱祁钰轻轻点头:“刘健说的对。”
“杀人,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此严重的贪腐、涉黑,是制度问题。”
“这件事错不在你,在朕。”
“朕当年为了抓住皇权,将权力控制在小圈子里。”
“就说这宫中宫女,全都是权贵家的千金小姐。”
“而朕的皇子、公主嫁娶的都是权贵人家的子女,这就造成了权力固化。”
“天下吏治凝固的根源,在朕。”
“老四,你需要进行改革了,改革制度,才是最正确的。”
“杀人再多,只是解一时之气,只有一套优秀的制度,才能让后世千年受益。”
朱见漭陷入深思,该怎么进行制度改革呢?
“其一,恢复祖制,不再联姻。权贵家的千金小姐不再入宫侍奉,皇帝后宫也不再娶大臣女儿。”
“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朕当初为何要宣诏天下千金小姐入宫侍奉呀?”
“因为朕要保命,她们是朕的护身符;第二,朕需要教导她们,让她们成为改革新思想的种子,遍布到民间去,教导她们的儿子。”
“和大臣联姻,则是在制造外戚,让朕有人可用。”
“其实,太祖皇帝以为,从民间选秀女,就能防止外戚干政,牝鸡司晨。”
“但他并没想过,后世子孙无能,掌控不住皇权。”
“太祖皇帝总是以自己来类比后世儿孙,其实是不可能的,华夏六千年历史,才出几个太祖皇帝这样的伟人啊?前后不超过十个!”
“后世子孙,怎么可能代代是伟人呢?怎么能保证皇权永远存在呢?”
“而他更不知道的是,太宗靖难登基后,对他的制度进行了大规模魔改,导致现在的祖制,其实是太宗定的祖制,和太祖关系不大了。”
“对于一个皇权被瓜分的皇帝来说,有一个强势的外戚,是比没有丝毫权势的外戚是更好的。”
“包括朕,也需要用外戚来稳定朝局。”
朱祁钰道:“所以,这方面改革,你必须克服这两点:一、自己保重自己;二、死死攥住皇权不要丢。”
“其二,打破人才擢用规则,恢复祖制。朕用人,一般都用近侍,在朕身边伺候时间长的人,朕就会重用,这是一种用人的模式,如今被人摸透了,所以成了桎梏。”
“这些年,所有进士在朕身边侍奉的时间越长,证明朕对这个人越依赖,未来也会更加重用。”
“而一个人的感官,是会骗人的。”
“就说这个贺治,其实他在朕身边两年时间呢,朕就被他骗了。”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好感后,就会自然而然地亲近他相信他,所以朕也是一叶障目。”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好处,就是朕身边的近侍,更加忠心,也都是天然的保皇党,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党派,在前朝,朕也能通过这些人来控制,就算朕不上朝,也能掌控全局。”
“朕这么做,是为了削弱朝廷文官势力。”
“文官集团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一轮轮考试,主考老师、同年、同榜、同乡这样形成的可靠关系,逐渐就形成一个蔚然大观的文官集团。”
“朕用这些进士做近侍,他们不用走朝堂门路,伺候好朕就行了,所以,文官集团被朕削弱了,这些进士就成了保皇一党。”
“坏处就是,吏治固化,都是朕身边的人,朕自以为是朕的心腹们,他们到了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