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5章 以人为本的大明,大案频发(6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县城,才三个开发商?”朱厚煐不信,可调查来的账目确实是这样。

    “都是你们本地的开发商?”

    知县点头:“殿下,这里面的问题,微臣可不知道,是大上一任知县在任时候的事了。”

    “那他人呢?”朱厚煐问。

    “斩首了呀。”

    又是段无头公案。

    “这是景泰五十八年的事,当时可谓是轰动全国呀。”

    “景泰五十九年,陛下亲自下旨,诛杀犯官及家属,及涉案人员二百余人,全部死刑,全家流放勒拿省,终生不许回内地。”

    杀得好!

    朱厚煐心里振奋:“然后呢?”

    “陛下将抄家所得,全部拿出来投入烂尾楼中,朝廷又拨了一些款项,让百姓能住上房子。”

    “嗯?那房子呢?”朱厚煐纳闷。

    “楼塌了!”

    知县道:“入住第七天,就塌了一栋楼,砸死了七百多人,从那之后,这大一片楼房就彻底烂尾了。”

    朱厚煐明白了,老皇帝被套路了,那个被诛杀的知县只是个替死鬼而已,为了掩盖更多的罪行,他们把楼搞塌了,将所有罪责推到了老皇帝头上。

    “然后呢?”

    “千岁,没有然后了呀。”知县道。

    “陛下会不管?”朱厚煐不信。

    “陛下能怎么管?如果重新盖楼,得多少钱啊?再说了,这钱也不该陛下出呀!如果陛下出了这笔钱,岂不让天下地产商都钻这空子?岂不变成了陛下养着天下人了吗?”

    知县道:“不过,景泰五十九年,陛下震怒,将斩首的人犯拖出来,凌迟,所有家属,凌迟!整个巴州官员,全部凌迟!”

    “保宁府知府,凌迟;保宁府分管巴州官员,全部凌迟!重庆省布政使,斩首;巡按使,斩首;按察使,斩首;镇守太监,凌迟;分管保宁府官员,全部斩首!”

    “所有涉案官员,家族财货充公,直系家人流放勒拿省,九族不许参加科举、不许从政、不许经商。”

    “当时将整个重庆朝堂,杀得人心惶惶。”

    “而在朝堂内,保举官员、调查官员、考功郎中、清吏司官员等诸多官员,或贬谪或斩首,据说处死了几十个人,贬谪了一百多人,流放了一百多人。”

    朱厚煐这回见识到了,老皇帝杀人是真不眨眼。

    “可就算杀再多的人,也没法补偿百姓的损失啊。”知县道。

    “纵然没补偿损失,但陛下是为他们出了一口恶气!也昭告我大明,以人为本,以百姓为本!”朱厚煐觉得杀得对。

    “问题总该解决吧?百姓该如何安置啊?这都几年了,还是没法安置。”

    所有抄家所得,都给百姓补偿金了,也仁至义尽了,再想索取肯定没有了。

    “这些烂尾楼,为何不拆除?”

    “殿下,谁敢拆呀?那都是人家的,烂尾了也不是县衙的呀,再说了,拆了给人家重建吗?不能重建,人家百姓能干吗?”

    朱厚煐道:“这样矗立在这里,市容市貌怎么维持啊?”

    “不矗立着咋办呀?”

    知县无奈道:“还发展呢,外人一看就担心这座城市是鬼城,谁敢进来看看呀?”

    朱厚煐发现这知县,并不畏惧权贵,直言敢说,便问他名字。

    那知县翻了个白眼,敢情聊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我叫啥呢:“微臣叫唐皋,新科进士,刚到此地为官不到三个月。”

    “你对这巴州有什么规划?”朱厚煐这是考校了。

    “规划得用钱,微臣去哪弄钱呀?跟朝廷要?朝廷明知道这地方全是烂尾楼,怎么会给微臣钱呀?没钱,谈何发展?”

    “那你为官就打算这样得过且过?”朱厚煐讨厌唐皋这种态度,过于现实。

    “好死不如赖活着,您要贬谪微臣也好,或者禀报中枢,让微臣去做吏员也罢,反正微臣只能说三个字,没办法。”唐皋说得很明白。

    一个新科进士,正常的入仕渠道,是要先在翰林院观政,然后下放到地方,从科长开始干,但这种进士从基层崛起都是走过场,很快就能进入县衙里的核心官位,最多六年就会坐上知县。

    可这唐皋,新科进士,就坐上了知县,要么是贿赂上来的,要么是其人有大才,被人特殊提拔了。

    很显然,像是前者。

    朱厚煐对他的评价是有才无德,不能重用。

    “唐知县,你不知道孤的身份吗?敢当着孤这样说话?”

    “自然知晓,不过微臣不会说谎,当着陛下微臣也这样说话。”

    唐皋看穿朱厚煐的心思,解释道:“微臣并非是贿赂上位。”

    “而是吏部将天下郡县,分为三六九等,像阆中、南充都是上等县,是优级三等县,而这巴州,虽然地理位置优越,却因为大片大片的烂尾楼,是下下等,也是差级九等县。”

    “像微臣这样的新科状元,是可以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