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1章 收复倭国,大明最后一块拼图集齐,十京五十七省(6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打趣他。

    朱祁钰大笑:“你觉得十京制如何?”

    “儿臣觉得更好。”

    那么就变成了十京五十七省。

    “新京师不用改地名,比如兰州,就叫兰京,新加坡升为新京,这样就可以了。”

    十京就是:中京、北京、南京、东京、西京、汴京、兰京、新京、孟京、巫京(婆罗洲)。

    大明新疆域也就划定了。

    十京五十七省,其中包含南北两个直隶,其他八京不设直隶。

    其实唐努乌梁海北面的叶尼塞和勒拿两个省,面积巨大,因为没什么实际意义,也就没有进行拆分,非要拆分的话,倒是还可以拆分出几个省来。

    但连人都不能住,拆分出来有啥用啊。

    “爹,建造京师的钱,内帑出?还是召集富商集资?”

    朱祁钰估摸一下:“自己出也花不了几个钱,基础建设朕出吧,其他的可以招商引资。”

    “儿臣这就给内阁传旨。”

    朱见漭也不在乎这点钱,老皇帝家底儿这么丰厚,该花就得花。

    老皇帝可没给他看家底儿。

    但他可知道,东欧很多东西,都有老皇帝的投资,每年都用火车往京师里面运黄金。

    他可不是朱见淇,钱该花就花,攒着没用。

    “那改国旗的事?”

    “爹,儿臣觉得别改了,用了五十多年了,天下人都习惯了,您要是想将五十七颗星加上去,就重新制作一面,当做纪念用。”

    换做朱见淇,估计会跟老爷子算账,换旗花多少,朱见漭则是没有理由,就是不改了。

    养心殿传出消息,老皇帝要建十京,阁部重臣吵吵嚷嚷的,都觉得没必要花这笔钱啊。

    随着火车提速,中枢掌控如此庞大的疆域,多少有些如鱼得水,并不觉得哪个省份会独立出去。

    大明可不是联邦制。

    其实在景泰五十五年时,有朝臣提出联邦制,因为德国,就是有很多爵位封地、自由领等组建的联邦制国家。

    欧洲基本都这样的,可以说,欧洲没进入封建皇帝制度,还是分封制呢。

    所以要组建联邦。

    因为没有一个共同的君主。

    如果看罗马史书,欧洲也被统一过,可这个史书的真实性难以考证,而且这是公元几百年的事,当时华夏已经从秦朝进入宋朝了。

    就说商朝,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可这个大一统,和秦始皇的大一统是两个概念。

    秦始皇大一统,奠定了华夏版图。

    商朝的大一统,只是一个地区的统一而已。

    罗马估计也是这样的,被后人无限美化,不断吹嘘什么罗马文明,其实就是和华夏的商朝差不多。

    现在的华夏人,会拿商朝历史说事吗?

    不会呀!

    但欧洲人会呀!

    他们觉得罗马多么牛鼻多么厉害,其实就是个渣渣呀,都别对比同时期的汉晋唐宋,对比一下商朝就可以了。

    但罗马肯定是存在的,也肯定辉煌过,只是这个辉煌程度,吹嘘成分偏大。

    所谓联邦制,可不是什么先进制度,而是历史遗毒罢了。

    虞夏商周就是分封制。

    联邦就是分封制,就是换一套说辞而已嘛,本质没变啊,无非是最后不打仗了,和平统一了。

    这个统一,和华夏的统一是两个概念。

    春秋战国合起来,叫东周。

    东周是一个统一国家吗?也可以理解为是的,因为有一个共同的君主,周天子,这就是统一的嘛。

    这不就是联邦嘛。

    如果战国时期就进入大航海了,那么华夏一统这个概念就消失了,东亚也是一堆小国,最后因为为了快速殖民掠夺,这些国家搞出一个联邦制,表面上是周天子说了算,其实是各省各国自己说了算。

    这只是软统一嘛,最多把各省的外交权收归中枢,连军权都收不彻底,其实还是自己的小王国。

    华夏的统一,是真实统一,华夏传统领土,一分都不能少,并且在全盛时期,进行缓慢扩张,一点点汉化,彻底消化。

    这才是真正的统一,硬统一。

    这样一种先进的制度,怎么要开历史的倒车呢?

    从大一统,走回分封制?

    这不有病嘛。

    自治,才需要联邦,才需要软统一。

    大明每一个省,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华夏,这种华夏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植入每个华夏人的基因里。

    看看被汉化的蒙古,他们是不是一天天也叫嚣着要统一?

    所以,大明不可能走联邦制的。

    除非有一天,世界来了外星人,需要联合成一个整体,会出现明联邦,这个联邦就是由各个藩国共同组建而成的。

    内阁也觉得,建立多京制没必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