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9章 夏国篇:试图摆脱大明桎梏的大夏(6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为了阻拦民间使用毛笔,让宣纸涨价,反而本该昂贵的笔记本,降价销售,为民间使用钢笔提供便利。

    同时,不出竖着书写的本子,让毛笔无路可走。

    用钢笔写字,繁体字太麻烦了,简化字,就应运而生了。

    夏国在无声无息间,就开始对汉字进行了改良。

    改良汉字,就能造出区分汉文化的文化了。

    像韩语、日语、越语,全是从改造汉字开始的,改变完汉字之后,就能改变读音了。

    大明从景泰五十七年,规定普通话为大明官话。

    可是,大明的方言很多的。

    夏国完全可以选用一种方言,当做官话,然后在对这门方言进行改变,韩语就是这样的,韩语和湖北话很像的。

    就像英语,全世界很多国家都用英语,但各个国家的语调都不一样,语法上也不一样,这和方言普通话,和简体字繁体字有什么区别?

    朱见漠非常聪明。

    整个夏国在他推动下,无声无息正在远离大明。

    朱佑枅来的时候,刚巧夏国在简化繁体字。

    朱见漠还担心这侄子会看出来,结果完全白担心了,这家伙吃喝瞟赌抽,样样精通,就不精通正事。

    太子其他儿子,都想搞一块封地。

    就他不想,他想留在京师,当个快活王爷。

    即便有老爷子镇着,他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坦,这家伙是太子家有名的草包。

    朱见漠松了口气。

    他有七个儿子,夏太子让他很满意,他认为自己死后,太子会完成自己的遗愿。

    脱离大明,夏国独立,争霸北美洲,改国号为美国。

    这是他毕生心愿。

    前几年,朱见漠还想从大明购买一块亚洲冻土,遭到大明的拒绝,大明每一块领土都不会出售,更不许任何人窃占。

    朱见漠这是试探老皇帝,看看老皇帝有没有因为他暴露野心,而疏远他。

    应该没有。

    这次派朱佑枅来出使,其实就是眼不见心不烦。

    夏国不止重视种植,更重视技术。

    大明给他修了环国铁路之后,夏国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建设铁路了,但朱见漠不满足于独立建设铁路,夏国正在研究提升铁路速度。

    夏国独立修建了通往高原上的铁路。

    比如照相机技术。

    其他国家都不太在意,夏国却非常重视,大明有的所有技术,夏国都跟着研究。

    比如大明要进行南北极科考,夏国也积极参加。

    大明诞生的电,夏国也在研究,甚至想弯道超车,提前掌握这个电,提前开启电气革命,目前已经研究出点眉目了。

    新技术大明有十年保护期。

    但夏国不犯愁,他可以花钱买呀,这个世界上没有花钱买不到的东西,如果有,那就是钱不够。

    夏国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大明内部肯定有人扛不住钱砸的,会把技术偷出来的。

    这个坐在金矿上的国家。

    能改造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草原,足见其可怕的财力。

    大夏也是大明主要贸易国。

    除了粮食外,都积极出口,换取技术,换取粮食。

    工业方面,夏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不比大明差多少,蒸汽机已经应用于大夏各行各业。

    蒸汽革命,也是世界上最彻底的国家。

    2.1亿人口,有足足9000万工业人口,是列国之最。

    夏国三大城市,呈品字形,总容纳人口在6000万以上,全球超一线城市不超过五十个,夏国独占三席。

    夏国的贸易对象,覆盖所有藩国。

    外交方面,大夏和所有藩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即便是北美六王,和夏国关系也很好,看似北美是夏地,其实夏王并没有争霸的意思。

    归根结底是时机不成熟。

    夏王不是不想争霸,而是没到时候。

    前二十多年,一直在发展自身,近两年才进入平稳发展期,看看地形就知道,仅凭两条大河做国境线,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必然是要爆发战争的。

    避无可避的战争,只不过老皇帝还活着,战争时机并不成熟罢了。

    夏国没发现巨型铁矿,这是唯一憾事。

    所以,这些年,夏国一直在有心地购买钢铁,从各国进口大批钢铁,看似是发展重工业,其实是发展军工业。

    争霸的念头,夏国一刻都没有熄灭。

    大夏的军工基地有两个,一个是温哥华,一个是西雅图。

    这两座城市,是永久封禁城市,任何人不许入内。

    大夏军工行业发展如何,没有任何国家知道。

    反正大夏军队装备的还是比较落后的燧发枪,看着很弱。

    大明号召所有藩国征战,大夏也是积极参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