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9章 景泰风云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圣诞节的诞生(6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家的。

    普通版,一册售价在20元到30元左右。

    黑白插画版就更便宜了,一册售价在12元到20元左右。

    无插画版,一册售价5元到8元。

    但是,随着连载完毕,后两种几乎不刊印了,这两种是应急刊印的,暂时不会再版。

    倒是在十月初四,各大书店,推出精装典藏版,就用一个纸盒装着的全集,售价999元,卖得超级贵。

    但供不应求。

    足见民间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

    皇帝一本书封神。

    所有参与者,身价暴涨,成为民间显赫的家。

    靠这一本书,够吃几辈子了。

    当景泰风云看完后,书荒了!

    之前看书的时候,着急看完,看完了,却又怀念追看的日子。

    然而,景泰风云刚刚连载完毕,治书局推出隋唐演义!

    原版隋唐演义,是万历时期的产物。

    和三国演义比起来,就是个渣渣,这是一本割草型爽文,文学性很低,和历史关系也不大。

    基本是看完一遍,不会再想看第二遍。

    所以,皇帝决定拯救这个IP,在编纂洪武王朝的时候,再凑人手,编写隋唐演义。

    他打算和三国演义一起,还有他构想中的多本书,形成演义矩阵大IP。

    这本书的主编,是李东阳!

    皇帝把任务交给了他,他亲自做序,并在闲暇之余,主持汇编隋唐演义。

    由这位大拿出手,文学性肯定是很高的。

    他肯定没时间自己写。

    便由皇帝掏钱,他来做主编,从民间征召二百多位家,搜集隋唐乱世历史、野史,进行汇编,演义化。

    经过二十七个月,两年零三个月,一千多次删改、修订,终于汇编完毕。

    褚人获版隋唐,只有100回,故事写的匆匆,像是赶时间一样,写的又烂又水,绝对是恰烂钱之作。

    李东阳版本310回,从隋文帝杨坚创业开始,一直写到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病逝为止。

    总共分为开皇盛世、三征高句丽、隋末乱世、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五个大篇章。

    详细描述了盛世大隋的壮丽山河图,再有世家垄断的乱世,从不同武将的视角,从民间写到军中,从宫廷写到战争,从隋失其鹿,到大唐崛起,从李渊功绩,到玄武门之变,到盛唐的开篇,贞观之治。

    充分搜集史料,在史料基础上汇编,进行二创。

    这是一本群像演义,也是一本军政民风的史诗级著作。

    文字风格,借鉴三国演义,并依托于大唐历史的语言对话,别出现现代话,让人出戏。

    对历史人物,在尊重的同时,进行戏剧化处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深刻分析,用多人视角进行剖析。

    本来就是一部群像著作,却被原著硬生生写成了一部爽文。

    很显然,当时是下九流的东西,这是褚人获恰烂钱之作,为五斗米折腰,他还用心个屁啊!

    李东阳本身文学素养极高,他的文学、诗词、书法都是一绝,他虽不亲自出手,但他当总编,拿出来的绝对是最好的。

    果然。

    隋唐演义一经问世,在民间引起巨大影响。

    一共五部,110万字,没有连载,直接发布。

    并推出两种,一种是精装插画版,一种是文字版,售价不一样,算上插画版,多达11册。

    售价高也阻挡不住爱书之人的热情。

    销量直接就爆了。

    口碑跟着销量走,当朝次辅李东阳,直接火了。

    其实,李东阳本身在文学圈子里就有很大的话语权,但他没写过呀,这次一出手,直接甩出王炸。

    说实在的,皇帝倡导写这么多年了,民间出现什么经典之作了?

    没有!

    因为顶尖文人,瞧不起这些东西。

    就连三国演义,也就百姓愿意看,像李东阳,是不屑一顾的。

    审美是不断降级的。

    百姓的知识储备是越来越低的。

    从赋到诗,从诗到词,再到曲到就看得出来,审美在降级。

    有一方面原因是,受众在扩大,越扩大,外围的新受众受教育程度越低,看东西越白。

    这就是观众倒推创作者弱化。

    好东西越来越看不懂,差东西越来越成为潮流。

    劣币驱逐良币。

    这不是现在就有的,而是从秦汉就开始了的,审美降级,是不停在降。

    隋唐演义,还是皇帝硬塞给李东阳的。

    李东阳是捏着鼻子上马,说实话,他宁愿给太孙讲课,都不想扯这个。

    结果,他火了。

    火得让李东阳莫名其妙,明明不入流的东西,你们就爱看?

    李东阳理解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