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4章 第一次波兰战争,第一次奥斯曼战争,欧联体成立,谁还不会独立(3 / 7)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之后,疯狂扩充军队,一面和大明交好,一面向北攻打黑海北部。

    大隋皇帝朱见汐并没有放松警惕,赛利姆的能力,他太看到了,奥斯曼帝国爆发了百万人的战争,还没有打废一个国家的底蕴,足见奥斯曼帝国的雄厚底蕴。

    因为大明皇帝允诺赛利姆,开放东欧给奥斯曼。

    赛利姆掌权后,没有立刻和大明翻脸,而是要吞掉波兰那颗软柿子,补血一波。

    商波一战,波兰的虚弱立刻暴露出来。

    白俄脱离波兰统治,并不断接收从大商逃出来的斯拉夫人,实力暴涨,这几年,和大商战争中,互有胜负。

    其实是大商无力扩张,现在正在一门心思梳理国内,夯实基础。

    国内移过来近亿人口。

    皇帝把能臣顾鼎臣派来,帮助大商夯实基础。

    这几年,大商一直在安顿人口,并向北扩张,拿下冻土,和瑞典相连。

    现在的芬兰,还属于瑞典。

    占据白海、波罗的海、黑海、里海。

    但是,缺一个深水不冻港,和大鹅的窘境是一样的,大商很强,人口近亿,却没有一个出海口,难以参与进世界贸易来。

    又比大鹅强在,大商从大隋借了一个出海口,波斯湾上有一个港口,是完全属于大商的。

    但这满足不了朱见漭的野心。

    朱见漭需要在地中海得到一个出海口,哪怕是一块飞地,他也必须要。

    他看上了塞浦路斯,这个岛,他必须要拿到手。

    原因很简单。

    各国没乱,那是因为有他爹朱祁钰镇着。

    等他爹一死,各个藩国肯定打出狗脑子。

    如果太子朱见淇能继续不遗余力的支持藩国,大明的宗主权尚能维持几年,可太子明显自私,不愿意支持弟弟、侄子们。

    那么,老皇帝一死,藩国就得打起来。

    都是利益之争,兄弟情算什么啊。

    朱见漭看得通透,大商迫切需要一个出海口,然后从大明源源不断索取好东西过来,等到战争开始,他就立刻关闭港口,撤回本土。

    这几年运人越来越多,得益于中华江的开辟。

    大魏也在大明支持下,中华江和鄂毕河开始为中亚地区输水,大魏占据了水资源,成为中亚中最大的国度。

    说来说去,一切都是母国在发力。

    一旦老皇帝死了,大明肯定不会再如此无私的帮助藩属国了,必须得趁着老皇帝活着的时候,捞足好处。

    朱见漭占据圣彼得堡后,本想继续吞并波兰领土。

    却被顾鼎臣劝住。

    大商领土有充足的战略纵深了,现在需求的是港口,而非波罗的海上的土地。

    这块爱沙尼亚的地盘,正好可以封给老二朱佑槮。

    朱佑槮很像汉王,是个顶级将才,朱见漭打仗,朱佑槮和朱佑椆帮助最大,老四朱佑棅和老大朱佑梐一起治国。

    大商从无到有,和朱见漭四个儿子关系很大,按照功劳论的话,老二朱佑槮功劳最大。

    所以,封国的事必须提上日程。

    朱见漭和他爹一样的性子,恨不得将所有土地都收进大商。

    但儿子的想法也必须要考虑。

    朱见漭招来朱佑槮,想将爱沙尼亚这块地封给他,朱佑槮却给他两个字,呵呵。

    朱见漭抡起鞭子就抽他,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他家几个小子,都是皇帝养大的,在宫中养着的,所以朱佑槮不怕他爹。

    “这上面,你想要多少,你老子给伱打下来多少。”朱见漭指着芬兰、瑞典的领土。

    “爹,您把这块烂地给老四吧,您给儿子十万大军,儿子把波兰打下来。”

    朱佑槮想要波兰。

    朱见漭没抽他,反而认真思索,这个面条军,肯定是要干死的,波兰人也没必要存在的。

    只是,他听说宫中尚有两个皇子未封,皇帝估计也打量东欧这块地盘呢。

    可欧洲没一个善茬,那两个小的能支撑起来吗?

    他二儿子是个顶级将才,他爹就说过,老朱家最能打的就是朱佑槮,一度想封朱佑槮为汉王。

    汉王这封号克侄子,为了朱佑梐的儿子着想,还是没封。

    可见皇帝当初多么喜爱这个孙子。

    朱见漭请顾鼎臣商量。

    顾鼎臣却担心奥斯曼和德国,这两个国家都对波兰虎视眈眈,都是强国,担心朱佑槮搞不定。

    “这不怕,咱儿子别的不行,打仗水平一流,我大商精兵百万,最不怕的就是打仗。”

    朱见漭打定主意。

    把朱佑槮分封去波兰。

    但封号得请示大皇帝,还得请大明往这边移民,再派雄兵十万,以及装备等等。

    朱见漭立刻写信,遣使回国。

    而这时,奥斯曼陈兵打波兰的消息,传到大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