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4章 回銮,日新月异的大明!中学为本,融以西学!(5 / 10)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件事得皇帝做主,谁也没法置喙,一旦说错话了,下场估计很惨。

    “这件事还用议吗?”

    朱祁钰不解:“朕以为你们都议好了呢!婆罗洲盛产黄金、石油、钻石,难道还能放弃吗?”

    姚夔翻个白眼,就知道皇帝不会放弃。

    “陛下,那婆罗洲是好,问题是距离大明太远了呀。”姚夔觉得难以实控。

    “距离新加坡可不远啊。”

    “就算有一天,大明实在没法控制,就分封给宗室,朕当周天子也可。”

    朱祁钰道:“以后这种事,都不必议了,直接说该怎么实控,别浪费时间。”

    就知道您个贪心鬼!

    皇帝从一开始,就想搞分封制,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出去。

    耿九畴却道:“陛下,许宁呈上奏疏来,那婆罗洲面积广大呀,怕是比内地两个省还大。”

    “岛上遍地是野人,是野人还好,关键那些开化的人,对大明充满敌意。”

    “想实控是真的难啊。”

    说到这里,都察院的御史就开始弹劾梁珤了,梁珤做事实在太糙。

    朱祁钰摆摆手:“将军打仗,哪有那些可丁可卯的?这是战争,当然是想最小损失获得最大战果,梁珤没错。”

    “那陶鲁、许宁损失也太大了吧?六万人,竟死了两万人呀!那可是精锐啊!”李实不爽。

    对梁珤、陶鲁、许宁的弹劾奏疏,能装几个轿子。

    朱祁钰无奈:“陶鲁、许宁确实有错,但拿下渤泥,也是有功的,就功过相抵,部下照常赏赐、晋升即可,战殁者照常赏赐。”

    李实无奈,皇帝是摆明了回护梁珤等人。

    再说了,若不回护,以后将军怎么打仗?这种家门口的小仗算不得什么,远离家门口才是大仗呢。

    “等占领婆罗洲后,就建立英雄碑,让朕的勇士们,世代享受香火!”

    “再挑出一地,改名字,哀悼他们。”

    “这些为国征战,却客死他乡的人,应该被大明永远怀念!”

    朱祁钰认真道:“说到这里。”

    “朕打算设立两个节日,定为普国欢庆的日子,和除夕、端午、中秋一样,年年必过。”

    “一个是国庆节,以大明建立的日期,正月二十三,设为国庆节,每年都要过国庆节,普天欢庆,与民同乐。”

    “一个是开元节,也叫旦日、元旦,是黄帝继位的日子,也是距今四千年。”

    “以后万寿节,就永远不许过了。”

    众所周知,皇帝不爱过万寿节,但没想到,皇帝却不许后世皇帝过了。

    “先说说元旦,以黄帝历纪年,今天应该是黄帝4248年!”

    “朕最近看景教的经文,西方用耶稣的诞生日做纪年,在这一点上,大明不如西方啊。”

    “所以,大明就用黄帝历来纪年,过元旦,也让华夏子孙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天下各族,都是炎黄子孙。”

    “国庆呢,得让天下人铭记,大明建立是多么难,朕的后世子孙,也得铭记,先祖创业艰辛,才有了今天的传承。”

    “不止朕这个皇帝要铭记,天下百姓也该铭记,他们的好日子,是先祖创业得来的,要铭记这一天。”

    “以后,就过两年四节。”

    朝臣咂摸皇帝改变节日的深意。

    废除万寿节,这是担心后世之君贪图享乐,用国庆来警世后世之君,牢记先祖创业之难。

    元旦,则是担心民间西化,确立自己的炎黄子孙地位。

    以后就过除夕、元旦、元宵、端午、中秋和国庆,两年四节。

    “既然是炎黄子孙。”

    “大明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内海。”

    朱祁钰道:“朕记得,南海以前叫涨海,炎海,有很多名字。”

    胡濙附和道:“陛下好记性,南北朝之前,一直叫涨海,炎海善溢,故曰涨海。”

    “陛下想以炎黄子孙定义,倒是可改南海为炎海。”

    “毕竟我国国境线不断南推,南海已经不再是海洋的边界线了,再叫南海已经不恰当了。”

    南海放到最南面的海域去。

    朱祁钰颔首:“老太傅深知朕心啊,就改南海为炎海,和黄海并列,象征着我炎黄子孙,向海而生!”

    没错,大明要从陆权霸主,转向成为海洋霸主。

    今年旱灾能扛过来,主要靠海鲜。

    项忠又提出海权论,进一步论证了海洋的必要性,他认为控制海洋,就要控制海岛,他把天下海岛划分成几等,一等岛大明务必实控,这样才能让海权永在。

    其次就是发展海军,鼓励海军不停更新换代,尤其是改良动力。

    他的海权论在报纸上引起轩然大波。

    “都说皇帝富有四海,朕有东海、南海,何时才能有北海、西海啊?”朱祁钰玩味地看着朝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