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0章 用刀劈出工业革命之路,强势开海,永不禁海(圣诞快乐!)(6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钱,但岳正不松口。”

    言下之意,就是岳正想要战功。

    李贤环视一周道:“陛下想让杨氏的俘虏去修路,我觉得大材小用了,干脆编入军中,送去新益州。”

    “水西安氏,也缴纳钱财,举家迁出贵州就行,再出丁十万,贵州不能再拖了。”

    “宋氏和安氏,该封爵封爵,但不赐世券,世券自己去挣,挣不到就一世伯爵而已。”

    “交趾传来的消息,新益州的情况很不好。”

    “东南联军号称二百万,冒着雨季攻打新益州,虽能守城,却被压着打,已经有军队穿入新益州了。”

    “邢国公尚且在广西练兵,新益州仅靠郭登三人十五万大军撑着。”

    “这场仗事关大明的颜面,百越之地的百年安定!”

    “这是国战,必须要胜!”

    李贤一锤定音:“所以,国内,能安定则安定,贵州不能打了。筹集军粮送去广西,随时支援新益州。”

    “首辅大人说的没错,贵州土司被大明养了百年,又靠近内地,已经算养熟了。”

    王复附和道:“关键此地没有油水,如今种植上玉米,人口少还能糊口,若人口多了,自给自足都难。”

    “就不要再发动战争了。”

    “水西安氏、水东宋氏、永宁奢氏愿意缴纳足够的银子,全家离开贵州,就可以了。”

    “当务之急,一个是北征兀良哈,一个是南面打国战。”

    “好在朱英警觉,没有往新益州和暹罗交界处移民,否则问题就大条了。”

    “只要能守住过了雨季,一切都好说。”

    王复道:“今年年景确实不好,五月了,没下几场雨,怕是真有旱情。”

    “有也无妨,已经让各地挖井了,有了井水灌溉,不至于太惨。”耿九畴道。

    幸好皇帝推广手压井,还令铁厂多多打造,半卖半送,让民间普及。

    到时候百姓用地下水自己灌溉,总能有点收成。

    “内阁应该下旨,让百姓不要卖粮,防备旱灾。”白圭道。

    他其实想说,让百姓不要卖粮。

    百姓又不傻,家里刚有点存粮,怎么可能卖掉呢。

    “绝对不行,若把旱灾传扬出去,三人成虎,指不定会什么样呢?旱情没咋样,百姓就先乱了。”

    李贤摇头:“只能打压粮商,不许粮商收粮。”

    “那能管住几个人?”白圭觉得是无用功。

    “管住一个是一个,中枢再放出风去,收购一批粮食。”

    民间之事,中枢真的管不了。

    李贤话锋一转:“陛下说的捕捞海鱼,用鱼干救灾,再普及橄榄树,熬制橄榄油,还要开垦吉林的耕地,杂交水稻,让稻种适应吉林的寒冷。”

    “熬过这几年苦日子,后面就好过了。”

    “开海的诏书已经拟定好了,钦天监挑出个良辰吉日,就颁布全国。”

    虽然沿海百姓已经出海了,但正式诏书并没有颁布。

    如今正式颁布,上面特意写了,开海后永不禁海。

    诏书拟定了很多份,还要张贴皇榜,昭告天下。

    这件事当然没意见了。

    “昨日,湖北督抚年富上疏,说施州土司彻底荡平,整个湖北,再无土司半寸之地。”

    “得兵11万,金银140万两。”

    “本首辅的意思是,这些土兵送去广西,交给邢国公集训。”

    “施州卫改为施州府,原永顺宣慰司,改为永顺州。”

    “诸位意下如何?”

    永顺宣慰司是去年荡平的,今年年富又荡平了施州卫,整个湖北,再无土司之地。

    “不如并入施州府,何必单独设一州呢?”王复道。

    却被李贤否决了:“设两地更好,谨防互相串联造反。”

    “而湖南,估计也快犁平了,保靖州宣慰司上疏求饶,此时正在被韩雍围攻,今年肯定能彻底荡平。”

    “如此一来,两湖之地,就彻底成为内地,只需要一点时间,就能完全富裕起来。”

    “陛下想建成两湖大粮仓,如今已经播种了占城稻,长势喜人,十年后,就是鱼米之乡。”

    年富和韩雍是有大功的,这两个人回京,是一定要入内阁了。

    “陛下要拆分四川,变成两省,用来挟制乌斯贜和朵思。”

    李贤又议下一件事:“我认为可行,四川太大了,又是盆地,虽然富裕,却碍于地形,无法腾飞。”

    “拆分之后,两省就能抛掉包袱,成为大明西南最富裕的两个省份,未来能持续给中枢输血。”

    这话说得在理。

    关键是拆分之后,又会多出一些官员,这是好事。

    只是财政负担又增加了。

    李贤看向李秉。

    李秉担任财部尚书后,一直话很少,存在感很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