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9章 诡异的倭寇犯边!外族死多少,朕不在乎!(1.3万)(8 / 9)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有伤,跪在地上:“守备大人,知府大人殉、殉国了!”

    “你是?”

    “下官是松江府通判,柳青!”

    宋伟听过这个名字,通判是正六品官员。

    “请起,军中尚有医者,待会就让人给你治疗。”

    宋伟看着他身上有伤,语气微微一缓,问:“可知倭寇有多少人?都去哪里了?”

    那柳青摇摇头,哭着说:“下官什么都不知道。”

    他用袖子擦眼泪。

    宋伟微微凝眉,又问:“华亭布有重兵,怎么会丢了城池呢?”

    “是、是千户刘进勇,他私通倭寇,给倭寇打开了城门!”柳青哭着说。

    宋伟大惊:“刘进勇?”

    柳青十分确定:“知府大人和吾等一起守城,刘进勇负责北门,而北门是最先被攻破的,刘进勇也消失了!”

    “也许是刘进勇殉国了呢?”宋伟觉得不可能。

    因为刘进勇是他从京师带来的人。

    刘进勇也是勋臣出身,他祖上几代都为大明效忠,人品是没有问题的。

    “不可能,北门有重炮,倭寇再厉害,也打不过重炮啊!”

    这倒是实话。

    重炮是他亲自设置的,当时他没想过这么快就有战事,华亭应该设四门重炮的,但朝堂没有拨过来这么多,就每个城池暂设一门,等中枢拨付后,再行增设。

    “刘进勇为何要守北门呢?”宋伟问。

    刘进勇是武将,该把最好守的城门交给别人啊。

    柳青只说是知府大人配置的。

    他又用衣袖擦眼泪。

    宋伟却在思考,前有杨继密,后有刘进勇,他亲手安置的将,都有问题?

    “这是哪天的事?”宋伟忽然问。

    “昨天。”

    昨天的事,倭寇今天还在屠城,这华亭的人真扛杀呀。

    倭寇屠城,图什么呢?

    他们不应该抢一波就跑吗?就不怕他宋伟率兵而来?

    这件事太诡异了。

    正说着呢,有手下人来报:“大人,青浦城池未破!请您快速救援!”

    宋伟眼睛一亮:“快,召集人马,立刻救援青浦!”

    他让柳青暂且帮着寻找活口,安置百姓。

    也顾不上休息,没有用饭。

    华亭到青浦没有水路,要靠跑的。

    但救援要紧。

    宋伟也舍了马,跟着兵卒一起同甘共苦,骑马而去。

    跑了足足两个时辰。

    前面的探马来报,攻打青浦的倭寇撤了,绕过青浦,往苏州府方向游动。

    “他娘的!”

    宋伟累得双腿僵直,令兵卒原地休息。

    这大热的天,跑了两个时辰,要不是路上看到的状况实在太惨,兵卒早就崩了。

    大家都憋着一口气,给松江府兄弟姐妹报仇呢。

    这些兵多是南直隶人,自然把松江府的人当成乡人,若是北直隶来的,谁管他们死活呀。

    天色已经黑了。

    夜路难行,宋伟只能安营扎寨,埋锅做饭。

    结果,夜间又传来消息,青浦城池被攻打,请求救援。

    好不容易熬到天明,他快速挥军抵达青浦,城池之下,尚有攻城的血迹,但城池未破,倭寇也消失了。

    一问才知道,倭寇向西而走了。

    “倭寇的目的地是长洲?”宋伟也摸不透。

    距离青浦最近的苏州府城池是千墩,而长洲是苏州府治所。

    根据青浦知县说,这股倭寇兵力在三万左右。

    绝不能将倭寇放入苏州府。

    宋伟跟着倭寇进入苏州府,派遣探马去探,结果千墩城并没有受到倭寇侵袭。

    宋伟打开地图:“不在千墩,又往西走了,难道去了淀山湖?”

    “倭寇牵着本守备的鼻子走,干什么呢?”

    “他不抢掠,反而在大明腹地里斡旋,为什么呢?”

    他又折返回到淀山湖。

    淀山湖里也没找到倭寇。

    倭寇好像凭空消失了!

    “不对劲,不对劲!”

    宋伟被牵着鼻子走了几天了。

    却连倭寇的影子都抓不到。

    “青浦没有,淀山湖里没有,千墩还没有,三万倭寇难道凭空飞了?”

    宋伟百思不得其解。

    他率领的九千人,一个个身心疲惫,兜圈子跑了几天,一仗没打,脚上都是血泡。

    又顶着大热的天,有几百个兵卒中暑了。

    宋伟也被折磨坏了,胃里恶心,脑袋嗡嗡疼,这是中暑的先兆,他喝了几口水,脸上汗珠密集,却拿出手帕,轻轻蘸脸上的汗水。

    忽然想到了一个人!

    松江府通判柳青,他是用袖子抹眼泪的。

    “袖子,抹眼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