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边境向南推,开疆拓土!(4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这些钱财收买边永,也许就够了。

    边永进殿行礼之后。

    黎宜民让人把殿门关闭,打发所有伺候的宫人出去。

    然后跪在地上:“求上国使臣救救小王!”

    边永吓了一跳,这出苦肉计演给谁看呢?

    “殿下请起!”

    边永可不敢受这份大礼。

    黎宜民哭哭啼啼作秀一番,之后才站起来,开始谈条件:“边大人,黎银欺小王太甚,是以错手杀之。”

    “小王请求上国,帮帮小王。”

    “黎银家族的所有财货,小王愿双手奉上,求大人收下!”

    边永笑了,笑得像个奸臣:“这话好说。”

    一听边永收下钱财。

    黎宜民趁热打铁:“小王请大人率领明军,诛杀阮炽、丁列等十余人,其家资小王分文不取,全都归属大人。”

    边永发现黎宜民有时候特别天真。

    此人狡诈、腹黑,却又十分天真,喜欢花小钱办大事。

    耍小聪明,用别人都能看出来的诡计,诓骗别人帮他做事,事后准翻脸不认人。

    这种人去大明朝堂上,一天都活不了。

    “殿下,非微臣不愿意帮您。”

    边永拒绝道:“而是微臣无权调动兵卒……”

    “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规矩就是规矩,微臣不敢破坏。”

    “毕竟微臣的家眷,都在京师。”

    这话又留个活口。

    黎宜民听懂了:“安南一切,任君采撷。”

    “微臣需要考虑考虑。”

    黎宜民也不着急,只要吊住大明,他就胜券在握。

    之前因为明军攻克鸿基而暴怒。

    现在竟觉得庆幸,这伙明军若能为他所用,什么权臣,他能一举扫平。

    反正安南鸡肋,大明想吃又嫌没意思。

    只要用些好处,满足大明皇帝的胃口,他这皇位就彻底坐稳了,能当一个有实权的君主,像太祖皇帝那样。

    他父亲太宗皇帝黎元龙,莫名其妙就死了。

    正值壮年,忽然就死了,死因一直是个谜团。

    他又杀死了弟弟黎濬,弑君上位,所以他担心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所以他迫切的需要实权,需要完整的皇权。

    所以他大肆杀戮,清洗朝堂,又诛杀黎银,投石问路,看看群臣的反应,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杀光权臣。

    “唉!”黎宜民幽幽一叹。

    他知道边永一定还会和权臣接触。

    但权臣肯定开不出这个价码。

    在他看来,像边永这样出使的明臣,都是大明中枢不得志的人,他们距离在朝堂上显贵,缺的就是钱而已。

    明廷和安南一样,都是富者上,穷者下。

    边永只要答应他,边家就能成为豪富之家,边永入主明廷中枢,也就指日可待了。

    所以,他认定,边永会倾向于他的。

    用边永联络那支驻扎在鸿基的明军,令其成为自己的助力,整个安南有的,他都可以送给边永和夏埙。

    边永这条线,还可以放得更长。

    他以钱财支持边永,入主大明中枢,以后他就可以操纵边永,来左右明廷朝局。

    一连串的计划,在黎宜民脑海里形成。

    果然。

    边永又和丁列密谈。

    他在安南中枢长袖善舞。

    夏埙则在鸿基操练兵卒,然后又把同甘城给建起来了。

    来得人越来越多,无处安置。

    聚集的商旅也越来越多。

    鸿基竟成为商业中心。

    竟然有很多安南人想要从军,遭到夏埙的拒绝。

    到了四月末,方瑛姗姗来迟。

    以鸿基为中心,附近十余个城池,都被明军给占了,明军人数超过四万,商贾近万人,外加护卫等等,竟云集十万汉人。

    而安南中枢一直都没有反应。

    仿佛鸿基并没有被占领。

    “方总督,该怎么收场啊?”夏埙苦笑。

    方瑛两手一摊:“都是你搞出来的,本督哪知道怎么收场啊?”

    夏埙想哭,送往中枢的奏报还没传回来呢。

    他现在也没法收场了。

    最大的问题是天气问题,进入五月,安南就进入雨季了,肯定没法运送了,保存也是个大问题。

    转眼就五月了。

    这天已经愈发不好了,尤其是海边,随时都有台风侵袭,粮食存放更加危险。

    要么铤而走险,在五月之前把粮食装船,运送回国。

    可海寇还在海上漂着呢。

    他们急,海寇也急,就等谁先沉不住气。

    要么就破罐子破摔,把安南北部给占了,和国内打通通道,也就运送回国了。

    但说来说去,都得等雨季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