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2章 吓尿裤子了?今年,朕要让边军穿上棉衣!(5 / 8)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堂要了。”

    “再加上卖棉衣赚的钱,足够辽东大军两套棉衣。”

    “但也不能厚此薄彼,朕打算今年,给边军,所有士卒,配一套棉衣!”

    朱祁钰叹了口气:“往年中枢没有盈余,边军也跟着挨冷受冻的,今年不同于往了,朕可以不穿棉衣,边军必须人人一套,过个暖和的冬天!”

    “圣天子临朝,天下何其之幸啊!”耿九畴跪在地上磕头。

    就是圣天子苦了那些强迁的百姓了,这些土匪山贼,还没被迁走呢,就要付一笔衣服钱。

    “少来这套。”

    朱祁钰让他起来:“朕跟你商量,是因为仅靠京畿的荒田,种出来棉花,不足以支撑边军的棉衣。”

    “等山东清理出来,朕打算在山东种植棉花。”

    “但是,山东沃土啊,种植了棉花,口粮万一不够了可怎么办呢?”

    民以食为天。

    山东又是产粮大省,京畿多靠鲁粮支撑,所以,这个决策,朱祁钰举棋不定。

    “陛下,微臣以为,山东仍以种田为主,鲁粮安,则天下安,绝不可轻易改动。”

    耿九畴反对山东种棉花:“陛下欲收复河套,何不在河套种棉花呢?”

    朱祁钰摇摇头:“现在的河套,不是太祖、太宗时候的河套了。”

    “都被漠北牧民祸害完了!”

    “于太保说,现在连漠北的牧民都不愿意在河套放牧。”

    “那里真的成为了不毛之地啊。”

    朱祁钰苦笑:“而且,河套是朕收复西域的跳板,必须苦心经营,朕宁愿年年赔钱,往里面砸银子,也不能祸害了。”

    耿九畴忽然目光一闪:“陛下,湖广呢?”

    朱祁钰眼睛一亮,旋即暗淡下去:“想在湖广种植,得先清理一番,可如今都三月中了,该种下棉花了,等湖广清理完,最佳播种日期都过了,还种什么棉花了!”

    见耿九畴也没什么好办法。

    朱祁钰叹了口气:“你先回去吧,朕再思量思量,总该有个两全其美办法的。”

    耿九畴叩拜后退下。

    “怀恩,你有什么看法?”朱祁钰忽然问。

    怀恩跪在地上:“奴婢不敢置喙。”

    “让你说就说。”

    “奴婢以为,可让西番种植棉花。”怀恩张嘴就是绝户计啊。

    朱祁钰来了兴趣:“仔细说说。”

    “皇爷要对关西七卫用兵了,等皇爷收了河套之地,就能重开西域了。”

    “奴婢最近看了关于哈密的记载,哈密也算富庶,往西还有土默特部、吐鲁番,都是富庶之地。”

    “倘若我朝能派出使者,和哈密等西番联络,愿意花重金收购棉花,让哈密等地大面积种植棉花。”

    “哈密是小国,一旦国内大面积栽种棉花,必然产生粮荒。”

    “等哈密粮荒时,要么求助大明,要么求助瓦剌,奴婢以为求助大明的可能性更大。”

    “到时候,皇爷想收哈密入大明国土,或者扶持哈密,做大明西部强藩,都依着皇爷的心意。”

    怀恩够狠啊,对付小国,直接来绝户计。

    “朕以前没发现,你小子是个人才啊!”

    朱祁钰忍不住笑:“不错不错,不愧是读过书的。”

    “以后,你们都去内书堂读书去,看看怀恩,给朕出的良策!”

    “真是不错。”

    “哈哈哈!”

    “用粮食控制哈密!”

    朱祁钰哈哈大笑。

    这叫良策?这叫损招吧!煌煌大明,怎么能做如此腌臜的坏事呢?

    胡贵菊不懂,自小在父祖栽培之下,读的是圣贤书,虽是女子,却也知道,煌煌中华,当行正道。

    可皇帝却在歪门邪道的路上越走越远。

    还鼓励宫里的太监,都这样学。

    难道圣贤书都是骗人的吗?

    “胡氏,你也有良策?”朱祁钰看向胡贵菊。

    胡贵菊吓得跪在地上:“皇爷,妇寺不得干政,奴婢没有良策。”

    “哈哈,什么干政啊,就随便说说。”

    朱祁钰笑道:“怀恩这办法真不错,但以粮食控制哈密,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而且哈密距离京师太远,一来一回估计得几个月,他们种植的棉花,今年估计指望不上了。”

    “皇爷,不如开发辽东,让辽东种植棉花呀。”谷有之小声道。

    对呀!

    怎么把东北这个大粮仓给忘了!

    从山东抓去的山贼土匪,不都是最好的劳力嘛,用来平整辽东的土地,填补沼泽、开发荒田,累死也无所谓。

    还有女真、朝鲜的劳力呢。

    都得好好利用利用,最好都累死,省着同化,糟心。

    “嗯,办法不错。”

    朱祁钰微微颔首:“等于太保出京,朕就让方瑛带着各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