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懒得理会。
但今天也就是在老张的坟前,只有夫妻二人,他才会吐露心声。
“陛下因为胡惟庸的事,又陷入了本不应该陷入的心魔中……
贫道自认为,我改变不了什么,可那样的他,实在太过危险!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本就不太喜欢和陛下相处,如今有姚广孝帮我推广改革,我归隐的想法更是按捺不住。
只是我也明白,在陛下眼中我有利用价值。
所以就算我想归隐,也没个去处。”
徐家丫头满是担心:
“你也不必把陛下想得如此坏……”
张异闻言苦笑,她是不知道,那个晚年失去了朱标的朱元璋,究竟有多狠?
老朱是个伟大的皇帝,但绝不是一个好老板。
来自于他出身的那层自卑心,就是他一生的心魔。
张异他救了朱标,本以为朱元璋不会陷入晚年的状态,可是胡惟庸案之后,老朱越发像晚年那个冷酷的帝王了。
从当年姚广孝突然改换门庭开始,
代表着朱元璋对自己已经产生戒心。
“当年贫道帮助皇帝逃过一劫的地道,如今到头来却成为陛下猜疑我的心病。
陛下对身边人的猜疑,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恐怕除了朱标,还有完全将自己的安全交出去的姚广孝。
他已经不会百分之百信任任何人。
包括已经拿下了蒙古汗庭的,咱们的岳父!”
徐家丫头,是张异这个世界上惟一能毫无保留交底的人。
所以他十分认真他对说着自己对朱元璋的看法。
自从胡惟庸的造反破灭之后,蒙古人自然也没有讨到好处。
在洪武十三年,徐达深入漠北,大破蒙军
本应该在洪武二十一年由蓝玉创造的奇迹,最终还是被大明提前了。
随着北方安定,武将的需求马上降低了。
虽然大明依然由开疆扩土的需求。
可这已经不是主流。
这些拥有巨大军事威望的将领,在张异看来,都很难跟老朱和平共处。
洪武十五年,徐达来看过张异一次,回去之后他背疽就“复发”了,干脆交了兵权养病在家。
张异对于老丈人的识时务,还是很满意的。
徐达本就是一个非常注重分寸的人,加上他和老朱的交情,保证自己一个善终不成问题。
倒是自己……
也得谋划一番,从京城的漩涡里脱身才行。
……
此时,顺天府。
朱元璋正接受一个太监的报告。
“陛下,您让我们秘密封掉的地道,都已经差不多了……”
太监说完,将一份地图交给朱元璋,朱元璋认真看着。
如果张异在此,肯定能看出这些被封掉的地道,都是他挖的,交给朱元璋。
这些地道,分布在皇宫的各个地方,主要是方便有不测,皇帝能梳理逃走。
当年,这些地道救了马皇后和诸位皇子,还有朱元璋一命。
但到了今天,它们却成为朱元璋茶不思饭不想,辗转难眠的存在。
因为需要秘密进行,所以这些地道的封印工作,一直惊醒了五年才好。
老朱看着彻底封住的地道,整个人松了一口气。
“新挖的地道,你可要上点心!”
朱元璋提醒老太监。
他看着张异送上来的图,百感交集。
其实张异挖下来的带到,对于皇宫也应天府而言,就是最优解。
可是朱元璋不能将自己的安全交给张异,他必须掌握一份只有自己知道的地道路线。
至于负责挖地道的这个老太监和那些死囚工人。
其实已经一只脚踏在鬼门关上。
老太监只当是皇帝信任他,激动得无以复加。
朱元璋默默放下地图,打发人走。
老太监离开之后,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图纸,沉默许久。
此时,外边有人通报,常遇春求见。
常遇春,在当年那场事件之后,被朱元璋从日本调回来。
出走回来,妻离子散,对他而言也是不小的打击。
作为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将领,妻子和妻弟却成为造反的一环,这不可避免影响到了老朱和常遇春的关系。
从表面上,朱元璋并不曾怠慢自己这位老部下。
不但重新给他做媒,娶了大户人家的孩子。
为了安抚常遇春和常氏,老朱还在册封太子的之余,连朱雄英的皇太孙的位置,也一并册封了。
这等于朱标都还没上位,朱元璋连下一代皇帝的位置都定好了。
不过常遇春的状态却依然很差,蓝氏此人人品虽然不行,可跟常遇春的感情却是很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