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归隐之意,皇帝的心魔(2 / 5)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识,还是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制度之类的东西。

    张异想要做的改变,其实基本也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他也许还有很多东西藏着没有放出来,可这些东西放出来,未必适合这个时代。

    比如更加先进的科技,没有足够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压根没有办法实现。

    至于政治制度……

    呵呵,如果他真把马、毛之类的思想放出去,自己的人头还要不要了?

    更何况,很多社会制度的改变,是要顺应当前的生产力。

    老朱对儒家下手,张异都觉得他太过激进,从而导致了胡惟庸的造反出现整个文官集团和地方士绅隐约支持的程度。

    这让张异对于提出新的政治制度的改制,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你想走,就怕皇帝不会放你走……”

    张正常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张异默然。

    老张的意思他明白,朱元璋从来不是你愿意辞职,他就同意的老板。

    “那是几年后,才会头疼的事!”

    张异脱口而出,旋即父子俩陷入沉默。

    老张的日子不多了,这点父子二人心知肚明。

    父亲逝世,儿子守孝三年,乃是传统。

    就算是老朱,也很难去抗拒这种习俗,虽然他在章溢身上曾经试过,但最后还是扛不住世俗的压力,还是放对方回去。

    张异相信,至少朱元璋不会在这件事上为难自己。

    “而且我感觉,我的离开,未尝不是陛下所愿!”

    他说出他心中所想,这个推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仅仅是张异的直觉。

    ……

    “陛下,胡惟庸说要见您……”

    朱元璋眼前放着每个罪臣的供词,汪广洋的、涂节的、蓝玉的、凌说的、陆仲亨和费聚的……

    这些供词,给老朱勾勒出胡惟庸造反的过程。

    朱元璋看得遍体生寒,原来从当上宰相开始,此人就一直在默默准备这件事。

    他这些年的隐忍,和不停地捞人,通过自己的威严,去拉拢类似凌说这些被自己责罚的人。

    而他小心翼翼构建的贪污网络,其实早就覆盖江南各地。

    自从凌说加入之后,朱元璋更是变成了睁眼瞎。

    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胡惟庸愣是里应外合,演变出京城这场大乱。

    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

    老朱眼中出现一丝迷茫。

    他并非不懂吸取教训之人,尤其是发现有这么多人去反对自己的时候,老朱也尝试妥协,或者反思。

    但他觉得自己没错,或者说,历史证明他没错。

    张异很少跟他聊起未来的政治制度,可人总会向往美好的生活。

    既然未来能铁鸟腾空,犹如仙境。

    他朱元璋往那条路走下去,总归没错。

    老朱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问:

    “胡惟庸什么都没招?”

    “陛下,臣等用尽刑罚,他就是不开口!”

    “既然他想见证,如他所愿!”

    朱元璋点头,算是答应了胡惟庸的条件。

    北京的镇抚司衙门,格外热闹。

    新的诏狱,一开张就迎来了满员的日子。

    无论是被捕的日本人,还是胡惟庸一党的官员,锦衣卫加班加点,日夜审问。

    而且不光是诏狱里这些人,全国各地的官府都在抓人,还有许多人没资格进入诏狱,正在兵部和大理寺的牢房里关着。

    但比较可笑的事,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都不是满员。

    经历过胡惟庸一场大案,整个大明官场混乱不堪。

    老朱在这种情况下踏入诏狱,却如踏入十八层地狱。

    哀嚎声满是,自从发现皇帝进入牢房之后,

    大家的求饶声,更是不绝于耳。

    “陛下,臣是冤枉的……”

    “皇上饶命,我们只是被胡惟庸欺瞒!”

    “陛下,臣对陛下赤胆忠心!”

    “朱重八,你不是东西!”

    老朱在这些人里看到了蓝玉,汪广洋,涂节等人,但他都目不斜视得走过去。

    一直在诏狱的最深处,周围的空气仿佛变得安静起来。

    胡惟庸和其他人不一样,老朱当过三年和尚。

    如果说外边的环境,是如阿鼻地狱一般充满痛苦和哀嚎的话,

    这里就如孤独地狱一般。

    见到朱元璋过来,胡惟庸抬起头,然后咧开嘴笑。

    老朱打量他。

    他的上身连一件衣服都没有,显露出略显佝偻的身躯。

    虽然位极人臣,可这些年为了隐藏自己的野心,胡惟庸的生活显得有些简朴。

    这也让他看起来,似乎营养不良。

    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一寸皮肤是完整的,

    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