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时的燕王那么多的的班底,他甚至在军中,也只是个小将而已。
但如果自己和皇帝真的不在了,朱棣这次夺位成功。
他未来的路,会比靖难容易许多。
看着自己的弟弟为自己报仇,朱标总感觉有些不真实。
“张异总说老四的天赋不错,朕这次就好好看看……”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终于回答朱标的问题。
“可是父皇,您为了看一眼这天下,可是要因为您的决定,生灵涂炭呀……”
朱标上前一步,哀求朱元璋。
“如果朕和你死在武英殿,你才会见识到,什么叫做生灵涂炭……
行了,你等一等,朕想要看到的东西,目前还看不到……”
从皇帝身上得到答案,朱标脸上满是失望之色。
不过,朱元璋心意已决的时候,他知道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
……
京城,皇帝的国丧还在继续。
民间,也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情绪。
关于皇帝遇刺的流言,早就传得满天飞,在官府的压制之下,再无人敢去谈论这个话题。
这几日,朝廷做过最多的事,就是锦衣卫带着兵马司的人,四处抓人。
尤其是曾经和龙虎山与春秋学院相关的人,被抓了不少。
民间百姓,人人自危。
但也有不少人自发地祭奠皇帝。
这些百姓,大多数是从南方被迁徙过来的人,他们见证过十年天下的改变,也在送别他们心中的皇帝。
几日后,新皇登基。
朝廷的圣旨飞速发放各地。
百姓们眼见许多皇帝定下来的政策,被毫不犹豫的废除。
他们才能感受到原来洪武皇帝做下这么多事?
尤其是,很多人并不需要别人代读,就能看懂官府的公告,已经表明了他们的不同。
也就是短短几日的功夫,
他们才明白洪武皇帝的可贵。
“报纸也没了……”
最让大家怅然若失的,就是《日月时报》从生活中消失了。
作为曾经皇帝的喉舌,也是文臣士大夫们最恨的渠道,
胡惟庸在夺取权力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日月时报
士大夫们对报纸的痛恨,可想而知?
“是呀,没了报纸,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听说燕王殿下带着大军南下,怎么还没到?”
“还燕王殿下呢,是宁王殿下……”
说起朱棣南下的消息,百姓们露出几分期许。
这十年的日子过得不错,他们总觉得,是不是那位殿下回来,会变回以前的样子?
……
“陛下,你的四哥,可是想让你死呀!”
皇宫,胡惟庸坐在年轻的朱檀面前,笑语晏晏。
朱檀低着个脑袋,不敢看胡惟庸。
武英殿烧了,连带着曾经的御书房也烧了。
胡惟庸给小皇帝安排的御书房,暂时坐落于华盖殿中。
他这些日子,日夜陪同朱檀,大明的政务,自然也落在他身上。
胡惟庸很享受这种批阅奏疏的感觉,
他放下一本奏疏,朝着小皇帝笑:
“你看吧,你那些叔叔伯伯们,都不支持你!
他们虽然没有打着旗号推翻你,却也不愿意掺和这些事!
李文忠如此,冯胜如此……
其他官员,莫不如是。
他们这些人,都在等着你四哥过来,割下你的脑袋。
小陛下,
你害怕吗?”
朱檀被胡惟庸吓得瑟瑟发抖,四哥朱棣,乃是皇后嫡出。
那位曾经是朱檀偶像的哥哥,真的会来杀了自己?
已经没有父母的朱檀,差点哭出声来。
“所以,小陛下,你能依仗的,只有老臣了!
臣一定会帮你挡下所有……”
朱檀默然,胡惟庸十分满意他的听话。
他走出御书房,却遇见凌说急忙赶来。
“陆仲亨败了……”
胡惟庸的脸色变了变,陆仲亨是他手中一张重要的牌,是他未来控制军方的棋子。
朱棣南下,胡惟庸并不担心。
他心中的依仗,一来就是蓝玉,二来就是陆仲亨。
作为跟着老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之一,陆仲亨的虽然没有其他六公表现耀眼。
但他也绝对算得上是元末明初的一个猛将之一,但他却输给朱棣这个新兵蛋子?
“是蓝玉帮了他?”
胡惟庸脸上的笑容僵住,整个人都变狂躁起来。
“不,是宁王殿下带着一千人,破了吉安侯的大军……”
凌说将一份战报交给胡惟庸,胡惟庸一看,脸色微微发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