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章 曝光真相,燕王变宁王(2 / 5)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重。

    也导致了他对江南士绅的忌惮,这些人在迁都当口还闹出事情来,就是给老朱送借口。

    可一味的压制,并不是长久之计。

    洪武朝,朱元璋凭借着勋贵集团来对抗文官集团,是能压得住南方的。,

    可要真正改革吏治,或者把南方基层的士绅集团打散,肯定要建立新的利益集团。

    分化,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陛下已经决定开启海禁了?”

    张异询问道。

    “嗯,当初父皇海禁,主要是因为休养生息和倭寇泛滥,如今这两个问题,都进一步解决。

    大明和日本的贸易,如今也如火如荼。

    是该适当放开一部分的海禁,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

    朱标将朱元璋的战略说出来,张异很是佩服。

    老朱的残暴,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是一个被情绪控制的人,只有从史书上推导,才会明白老朱身为一个枭雄的耐心。

    开放海禁和整顿吏治,标准的大棒加胡萝卜。

    肯定会有一部人因为海禁的利益,放弃皇帝对基层的控制。

    或者说,倾向于贸易,或者从工业化中获得好处的地主,会背叛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人。

    “陛下好手段!”

    张异对朱元璋心服口服。

    “殿下,大军已经在城外三十里了……”

    朱标正要说话,此时一个太监过来,知会朱标。

    “好!”

    朱标闻言赶紧站起来,脸上带着一丝喜意。

    “殿下,胡相已经在外边等候,请示您要不要出城迎接?”

    “本宫当然要去!

    张异,你陪本宫一起!”

    朱标将张异拉上,两人出了太子府。

    胡惟庸还有一众锦衣卫早就在门口等候。

    “殿下,请上车!”

    车辇早就准备好了,胡惟庸在门口,率领百官,恭迎太子。

    朱标点头,拉着张异同乘一车。

    众人浩浩荡荡,前往城外。

    等朱标他们到了不久,远处,大明的军队,正在缓缓行来。

    “他们到了!”

    朱标看见这些军队,站起来。

    远处,有将军先行,他定睛一看,那年轻的将军,赫然是朱棣。

    此时的朱棣,一身甲胄,显得威风凛凛。

    “将军,前方有人相迎!”

    朱棣也看见了朱标的车辇,大哥的身影隐约可见。

    他本能惊喜,想要迎上去,却突然记起军法,转头去找主帅报道去了。

    徐达听闻京城有人相迎,还是太子殿下,赶紧和军中的将军一起出来。

    他们确定了是朱标后,带着大军快马加鞭,赶往城外。

    “臣,徐达!”

    “臣,蓝玉!”

    “臣,朱棣……”

    明军的将领们,纷纷跪在朱标面前。

    “徐将军,诸位将军辛苦了!”

    朱标上前,将徐达扶起来。

    徐达满脸羞愧:

    “徐达无能,不能歼灭元庭,生擒元帝,实在有负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

    “徐将军言重了,尔等此去,蒙古人望风而逃,此乃大捷!

    尔等有功无过,哪有自责的道理……”

    朱标肯定了这次北伐的成果,总算让徐达他们好受一些。

    这次的战斗,打得太过诡异了。

    一开始,他们还遇着一些企图伏击他们的部族。

    徐达他们有备而来,自然将所有的麻烦去了。

    只是这蒙古人一看事不可为,居然果断朝着漠北的深处走。

    要知道,此时再过几个月,又要入冬了。

    蒙古人这次迁徙,绝对算是壮士断腕。

    “太子殿下,不是咱们不努力,实在是那些蒙古人跑得太快了。

    本……末将是想沿路追下去的,不过徐将军说,咱们的补给线辣的太长,不宜如此!

    所以咱们只能无奈退兵!”

    说话的是朱棣,他提起战斗的事情,满是不甘心。

    这场北伐,是他第一次正经上战场,本想建功立业,在父皇面前证明自己。

    谁想到却遇上这么个事,实在让人郁闷。

    朱标莞尔一笑:“

    “老四,你能平安,就是最好!

    建功立业,也不急于一时!”

    朱标说完,转头对徐达说:

    “徐将军,蒙古人入冬后,很有可能会回来,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如今迁都在即,本来百官对于将国都迁到北京,多有疑虑。

    这国境线上,可不能再有大动静!”

    徐达赶紧回答:

    “太子殿下说的是,臣将大军带回来修整,跟皇帝复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