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情分就断了,蒸汽机(3 / 5)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他只是苦笑道:

    “陛下从来都知道我想要什么?

    但如果他真的在这件事上卡咱们,那十年情分,也该断了……”

    张正常笑:

    “那个没事,当年贫道能拒绝天师位,就不奢求它能再回龙虎山!

    你莫以此事当成负担,知否?”

    张异无声点头,虽然老张这么说,但自己怎么可能当做一切都没发生过?

    只希望,他和皇帝不要走到那一天吧?

    ……

    和皇帝有了争执之后,朱元璋也没再召见他。

    不过张异依然兢兢业业,该《明报》供稿。

    这是一开始,朱元璋要求张异去做的一件事,阐述改革的必要……

    士大夫集团,从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他们之中有严嵩,也有海瑞……

    张异并没有试图从道理上去说服这些人,而是就事论事,将各种经济数据以一种文官们看不懂,但又必须看懂的方式,丢到他们面前。

    《明报》的问世。

    更多偏向于在官府内部流动,各地州府县城,都人手一份。

    古人信息闭塞,哪怕是地方上的官员,对于这个国家其他地方发生的事,也未必能及时了解。

    他们大多数,也是通过好友之间的书信,或者官府的有限的信息交流获取信息。

    张异的《日月时报》就是因为填补了这个缺口,才会瞬间成为风靡整个华夏的读物。

    人类对信息的获取,几乎就是本能。

    任何人都不例外。

    而日月时报,终归还是一个以娱乐,趣味为主的报纸。

    官员们也许可以通过它解乏,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却没有办法得到对于他们职场有用的讯息。

    但《明报》可以。

    他们可以通过这份报纸,知道千里之外哪位知府的政策得到成功。

    也知道那位县老爷因为贪腐丧命。

    但最重要的,他们能从报纸上,看到大明这些年的变化。

    张异不跟他们去讲什么虚无的道理,而是直接上数据……

    当一个个数据放在自己眼前,并非所有人,都会固执己见。

    这一段日子下来,张异发现,哪怕是在京城中,弹劾他的声音也小了许多。

    这也算是他主持《明报》获得的一个小小的便利。

    明报搭建的第二个月,张异顺利将报社移交给朱橚。

    这个报社,也成为了正经的朝廷机构。

    不过,有个问题,就算是皇帝一直也在模糊,不敢轻易下结论。

    那就是报社中的那些女编辑,算不算女官?

    但不管老朱心里怎么想,女性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成为了朝廷的一员。

    张异想到这件事,就觉得好笑。

    朱元璋想起这件事,大概几乎,肯定会骂自己,给了他一个大难题。

    这已经不是他关心的事。

    老张回龙虎山后,他心里莫名有一种危机感,

    在许多事情上,他开始盯项目,有了他的加入,蒸汽机的项目推进速度,几乎就是一日千里。

    而此时的大明,另外一件事也在努力推进。

    在日本被打下来,皇帝成功洗脑圆融并将他送回日本之后,关于日本的局势逐步稳定下来,而稳定的日本,开始成为大明的商品倾销地。

    而还回来的,就是大量的白银。

    朝廷开放海禁的传闻,已经其嚣尘上。

    而拥有了足够稳定的经济和后方,皇帝终于要开始了他第三次北伐。

    ……

    “爹从上次来了家书后,许久不见消息了……”

    国公府,夜!

    张异抱着徐家丫头,听着她说出自己的担忧。

    “你说,爹这次能不能拿下蒙古王庭?”

    “能!”

    张异虽然无法预知这场战争的结果,毕竟历史的走向,已经被他改得面目全非。

    可是,他依然对大明有极大的信心。

    徐达为这件事,从北平保卫战后,就一直在准备。

    应天府那个巨大的立体地图,他估计都研究烂了。

    戒骄戒躁的徐达,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去研究一件事,当他跟皇帝提出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至少他已经有了八成把握。

    而且这几年,也是大明武器装备发展最好的几年。

    现在的蒙古王庭,比起原来的历史时空中的漠北王庭更弱。

    而现在的大明,也比洪武二十一年的明军更强。

    张异想不出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都拿不下漠北。

    那大明的国运,会倒霉成什么样?

    “咱老丈人,蓝玉,傅友德……加上这次陛下终于松口,肯让他上战场的燕王殿下,反正贫道是想不出大明会输的理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