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青蒿素,他们算个屁(二合一)(4 / 5)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朝廷在这场争斗中,就注定会占据优势。

    张异隐约感觉到,自己身上担子之重。

    “看来,以后我行事确实要小心点,估计想要我死的人不少……

    尤其是,江南的士绅们……”

    张异已经知道了朝中的局势,也理解了朱元璋的做法。

    他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国师大人,我就先去忙了!”

    周通知情识趣,知道张异不准备聊下去,果断告辞。

    只留下张异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中,若有所思。

    一路回京。

    张异路过一些县城,州府,有锦衣卫随行,他出入也在官方的驿站。

    只是路上,也许是因为周通提醒,他确实感觉到,周围官员对自己的敌意。

    他也不知道这些人本身对自己有敌意,还是因为最近这件事。

    但种种细节,还是给让张异留了心眼。

    朱元璋想的没错,他确实可以压下那些人的不满,而且对方也拿皇帝没办法。

    可是难保他们不会迁怒自己。

    “左右不过是,无能狂怒罢了……”

    在众人急忙赶路之下,张异等人终于还是回到了应天府。

    再次回来,他连两个弟弟都来不及安顿,就已经被皇帝召唤入宫。

    御书房。

    张异见到了许久不见的朱元璋。

    半年未见,皇帝依然是那副精力充沛的模样。

    他见张异进来,主动放下笔,让张异坐在一边。

    “情况你也知道了?”

    老朱开门见山,张异无声点头。

    “这阵子,给朕递辞呈的官员不少……

    消极怠工的不少!

    起兵造反的士绅,也不是没有……

    这朕可是什么都没动,他们的反应就如此大……”

    朱元璋说到这,冷笑,然后问张异:

    “你觉得,朕应该妥协吗?”

    张异想了一下,摇摇头:

    “他们算个屁!”

    他这一路上,也曾经想过让皇帝妥协这件事。

    不过想起明一朝的乱象,又想起满清入关的情景。

    这些文人的底色,早就在史书上记载的清清楚楚。

    入关后,自有大儒释经。

    满人从不相信君王与士大夫公天下那一套,八旗的屠刀之下,有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但更多的却是类似钱谦益水太凉的沽名钓誉之徒。

    朱元璋这次改革涉及的东西,确实也进入了深水区。

    可是老朱也有和八旗类似的东西,那就是经历过血与火,战无不胜的军队。

    只要他杀得够狠,迟早能将那些人杀得胆寒……

    朱元璋看着张异眼中的狠劲,很是欣慰。

    最近他的压力也很大,尤其是面对如此多的弹压。,

    从李善长与他那场辩论之后开始,朝中的文官似乎变了味……

    朱元璋自己也是憋着火,同时也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要妥协?

    “陛下,文人,也不是一体的。

    有一部人不做,但同样也有人希望做出一点什么?”

    在儒家掌控了大部分精英的情况下,一个皇帝如果惹得整个阶层都排斥他,确实寸步难行。

    可满人已经打过样,只能说老朱目前杀得还不够狠。

    当然,就算不杀人,张异也相信,大明不至于达到被所有儒家士子孤立的程度。

    也许最顶尖的那批人如此,可其他人,未必会跟他们站在一起。

    更何况……

    那些大儒的号召,大不如前了。

    什么是民心?

    在他们的理解中,他们是民,百姓是犬。

    以前只有他们能牧犬,所以皇帝怕他们撂挑子不干。

    可大人,时代早不一样了。

    他们这些人,未必不是不可替代的。

    “朕从你春秋学院的技术官僚中,一口气提拔了十一人!

    那些人突然安分了!

    也正如你所言,同样有一批儒生,并不会响应大儒的号召……”

    新儒家。

    孔讷的号召,其实有许多年轻的儒生认同。

    他们这些人,是张异从儒生群体中,硬生生给分离出去的。

    既然朝中那些人闹不出什么动静,也不再是不可替代。

    他们就不足为惧!

    “朕不怕他们,但难保他们不会迁怒于你!

    所以,你以后就多小心一些!”

    朱元璋能提醒自己,证明所谓的迁怒,其实早就发生了。

    张异无声点头,在这点上,他早有心理准备。

    “你爹那边如何?”

    朱元璋话锋一转,询问起老张的情况。

    张异闻言,脸上出现一丝忧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