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应天府城墙隐约可见。
张异忍不住发出一声感慨。
他从洪武七年春离开应天府,如今确实也有两年多快三年了。
他们的车马缓缓靠近城墙,赶车的老陌突然提醒张异:
“真人,姚大师……”
张异定睛一看,却发现姚广孝带着一众人在旁边等候着。
他赶紧让老陌停车。
“师父!”
姚广孝对张异依然尊重有加。
他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容。
“你们不必如此!”
“学生们都想院长,这是他们要求的……”
张异在春秋学院的日子其实不长,洪武七年春,他就已经被皇帝流放到顺天建城去了。
满打满算,他在春秋学院的日子也不到一年,大部分时间,春秋学院都是姚广孝在管理。
不过学生们感激他也是真的,张异给了大多数罪臣的子女一条出路。
这些人中,有三年前,已经毕业的学生。
也有一些人,好奇地打量张异。
其中有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躲在一个女生后边。
“孟芸!”
张异一眼就认出对方,小孟芸被惊吓,躲起来。
“院长,她……”
那个牵着孟芸的学生,正要说话,张异已经越过她,将孟芸举起来:
“不认识你姐夫了?”
“姐夫……”
小孟芸怯生生喊了一句。
徐家丫头和孟瑶跟着下车,听到小孟芸的叫声,不由莞尔。
只见张异哈哈大笑,抱着孟芸猛亲一口!
小孟芸登时哇的一声,哭起来。
“孟芸,到姐姐这里来!”
孟瑶赶紧将妹妹抱走,轻声安慰。
见小孟芸委屈的模样,众人又是哈哈大笑。
“你走的时候,她小……”
“我知道!行了,回去吧!”
张异让徐家丫头和孟瑶将小孟芸抱上车吗,自己却邀请姚广孝同行。
姚广孝骑着的,是骡子拉的车。
骡子这种东西,经历过几年的培育,如今在大明已经逐渐多起来。
“最近应天的情况如何?”
张异上了车,随口询问姚广孝。
“变化很大……,这些年,应天的发展很好,工商业发达……
不过因为要迁都的关系,似乎有些产业开始没落……”
姚广孝开始给张异说着应天府的情况,从日月时报延伸出去的一个业务,市场调研……
这是锦衣卫在看着,却没有办法学过去的一个业务。
这个业务的负责人,就是姚广孝。
而他们之所以能将这个业务进行下去,最重要的根基就是来自春秋学院的额学生。
第一届从春秋学院出去的学生,大概有一千三百多人。
这些人中有一部分,被皇帝吸收,成为带编制吃饭的人。有一部分,被张异的产业吸收,大多数成为研究人员。
但终归会有一些人,重新回到社会中。
这些人无心科举,自然而然融入各行各业。
他们的消息,就是张异去做调研的重要参考。
锦衣卫和朝廷的水军,虽然也有自己的产业,可是这些人本质上还是情报人员,却不会认真去投入行业之中。
就算是有心投入,缺乏调研技巧和数据汇总本事的他们,也做不到春秋学院的高度。
姚广孝对于自然科学不太在行,但类似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家伙用起来比自己可厉害多了。
在他的管理下,春秋学院对大明经济的了解,恐怕比宫里那位还多!
张异静静地听着姚广孝的回报,这家伙私心很重。
哪怕是每个月交给朝廷的汇总,有些东西也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但对张异,他毫无保留。
等过了一会,车马到了春秋观。
因为已经是下午,进宫来不及了,他让人去宫里递了个话,当是明天求见皇帝。
三年不回,自然免不了要接风洗尘。
吃过李氏亲手煮出来的饭,又和她闲聊一阵之后,张异将姚广孝带到静室,继续询问。
“朝廷中,关于师父舆论,有些不妙……
最近不知为何,说师父是青衣宰相的名声,逐渐流传开来!
徒儿总觉得,这里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虽然徒儿觉得师父配得上这个称号,却不应该由民间流传出来……”
姚广孝十分敏感,一下子给张异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张异无声点头,他当初听到徐家丫头说起青衣宰相的名声,也是一样的想法。
“徒儿早就觉得不对,只是不能去信跟师父说,师父想来也应该明白,以那位的脾性,和您来往的书信,未必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