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8章 还好准备周全,刘伯温比不过我(3 / 4)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张异这小子怼刘伯温,句句怼在皇帝的心上,简直跟自己的嘴替一般。

    “刘伯温这个人,品性是没的说的,不过就是太心高气傲了,他那性子除了朕,估计谁都不服……

    李善长他也不服,所以他们有了矛盾,

    朕将他放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也是看中他的能力和德行

    可南北榜这件事,他确实让朕失望了,你争取利益可以,朕也明白既然你带了这么多人总要为他们争取利益。

    可公利和私利,一个御史中丞首先要摆正他的态度!

    张异那小子倒是替朕说了朕不方便直说的话,这小子当赏!

    有他敲打刘伯温,就不用改日朕再当恶人了!

    至于……”

    朱元璋想起朱标说的,刘伯温居然要和张异打赌,嘴角不禁挂起一丝弧度。

    把老刘逼到这程度,也算不容易。

    “虽然张异那小子能能从天书上看到许多奇怪的东西,但朕也信得过刘基的本事,他们要比朕就当裁判,到时候肯定不会特意偏袒任何一人!”

    皇帝自己对这件事,也是很期待的样子。

    朱标继续说,将张异提议他找国子监的路子说出来。

    “特娘的,这小子邪门……”

    朱元璋听到这事,顿时毛骨悚然。

    国子监,这家伙连国子监都想出来了。

    要知道从算学入科举之前,朱元璋从来没想过扩充国子学这件事,只是因为算学需要找老师,要改革……

    连带着国子学也需要改革!

    老朱准备迁徙国子学的时候,国子监这事他都没想好呢。

    将国子学改名国子监,就是他昨天晚上来临时想出来的决定。

    具体如何改革国子监,朱元璋自己都没有腹稿,

    张异那臭小子已经帮他规划好了,甚至连外人可以通过捐钱获得捐监这种身份,他都想到了。

    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看到的未来,自己一定这么改革过。

    朱家父子:……

    虽然已经习惯且知道张异有仙缘,但还会时不时被他震惊一下。

    “那就先不要捐生了,你要是去国子监上课,岂不乱套了?”

    “父皇,好像因为南北榜的事情,张家弟弟对我们的身份也有了一丝疑心,所以今天他才在试探我!

    还多亏父皇真的编了一个商人的身份在应天府,宅子,店铺这些产业都在,儿臣才不至于在弟弟面前露了怯!”

    “检校本身就是在市井中为朕监察百官,安置一些产业,也是朕在见识过【水军】的实力之后,临时的想法!

    他怀疑就让他怀疑去,朕在应天有自己的布行、酒楼、过阵子还会有个制作铅笔的工坊,他张异想看哪个,就带他去……”

    “咱们家还有酒楼?”

    朱标瞪大眼睛,这件事他不知道呀!

    自己老爹是真的想在应天打造一个商业帝国?

    就算是为了骗张异,也不能做到这份上吧?

    “扬州一事,朕也有一些心得,这酒楼简直就是散布谣言的最佳场所,朕肯定要控制一个……

    其实朕也在试验,是不是能将另一支水军给组建起来,张异说的【传播学】,是正儿八经的帝王术啊!

    朕想尝试一下,如何利用传播学,控制天下舆论!

    回头你去见见高见贤,他会告诉你咱家还有多少【产业】,

    让你学习治国,参与政务还早,你可以拿那些东西试手一番!”

    朱标:……

    敢情传播学这件事,在朱元璋那里还没过去,而且他乐此不疲,已经暗中鼓捣出那么多东西?

    不过也难怪朱元璋上心此事。

    老朱对和士大夫阶层争夺“口舌”之权,可是认真的!

    读书人掌握了知识的垄断权,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也控制了天下的舆论。

    在这一点上,君王拥有天生的劣势。

    如果王权衰落,一个帝王想听的,想看的,他们后世如何被后人评价,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这件事其实自古都一样,不过朱元璋显然不甘心。

    不过这样也好,皇帝专心创业,也为“黄家”打造了一个完美的产业链。

    张家弟弟即使有些小怀疑,他去打听一下也不会让他们父子露出破绽。

    只是朱标觉得,从张异开始产生怀疑的那一刻起,恐怕他们的身份就无法维持多久了。

    以后,大家彼此摊牌,如何将情感和信任维持下去,才是关键!

    将这些事都安排好后,朱标告辞,回去读书去了。

    “大蒜素跟胃酸的反应,会让药物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只能绕过胃部,用直肠吸收药液……

    胃酸,本宫好像上次在哪看过?”

    朱标读书的时候,,想到那个跟他性命攸关的大蒜素,又想起那种古怪的给药方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