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现学现卖,镇压百官(2 / 3)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地看了朱元璋一眼,道:

    “亲王俸禄五万,臣以为颇高,不过陛下如果坚持,其实也无不可!”

    朱元璋呵呵笑,又问:

    “户部,朕问你这规制,会不会给我大明财政带来负担?”

    户部尚书出来,回:

    “陛下,虽然如今天下初定,财政紧张,但皇子这些钱粮还是能凑出来的……”

    老朱问了一圈,百官的回答大同小异。

    朱元璋意味深长说了一句:

    “既然如此,朕就给诸位大人算算账!”

    “我大明目前有六位皇子,其中太子不算,剩下的五位皇子每人五万石粮食,合计二十五万石!朕就不算朕以后再生的孩子,就算这些人!此为第一代……

    第二代……,假设朕的儿子每个人给朕生下五位孙子,亲王者,其中五个人继承王位,不表,还剩二十个郡王!太子继位,除嫡长子继承大宝,其他四位皇子皆是亲王,

    郡王俸禄六千石粮食,二十位郡王就是十二万石粮食,加上亲王九人,耗四十五万石!合计:五十七万石……

    第三代,皇太孙登基,生五子,亲王加四人,亲王十三人,耗粮食六十五万石、初始郡王十六人,耗粮九万六千;郡王的嫡长子袭封为郡王者二十,岁入三千石,计六万石……

    郡王诸子年十五者,八十人,赐田六十顷,合计赐予田四千八百顷,产出:六十四万石……三代合计:一百三十五万石……

    到第五代,不说其他,只是郡王诸子,可超过三百二十人,每人六十顷田……”

    老朱把这串数字念出来,满朝文武,莫不脸色难看。

    按照朱元璋的算法,到第五代,大明朝的财政就有极大的压力了。

    不对,不应该是第五代,这个算法不对。

    皇帝不可能生这么少的儿子,朱元璋正当壮年,而且纳了不少妃子。

    可想而知,未来恐怕会有十个亲王,二十个亲王,甚至……

    如今朝廷的岁入,也就是一千五百万两左右,根本不可能经得起这种政策的折腾。

    “诸位爱卿都说,经义乃是大道,算学只是小数……

    可是朕怎么没看到,你们一个人给朕看出这灭国之策?”

    朱元璋的怒火,才是才真正爆发出来。满朝文武,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李善长,你是百官之首,你看不见?”

    朱元璋第一个找李善长算账,李善长叹息,拜下。

    “刘基,人都说你是全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可你怎么又看不到?”

    刘伯温欲言又止,却也无话可说,其实朱元璋算那道题的算法他知道,但他如何能想到皇帝在这里给他设套?

    皇帝训斥完刘伯温,又将目光对准户部。

    户部上下,个个缩着脖子。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本该对这种数字敏感,可你们面对朕再三提示,却还说没有问题……

    你们给朕说说,你们平时用到的算学都是怎么学的……?”

    那些官员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们这些人寒窗苦读,基本上不太可能接触算学训练,进入户部之后,那就跟着前辈们学呗。

    学得好坏,全凭天赋……

    好在户部需要的算学也不算深,大部分人还能应付工作。

    但朱元璋这种题,他们是真不会算。

    或者他们也没想到皇帝会给百官挖坑!

    “一个个整天说得好听,朕做起事来个个眼高手低?

    朕是找人来做事的,不是找人来给朕背四书五经……

    一个个帮朕来定义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你们倒是给朕把事情做好呀?

    说什么崇古,怎么朕要重启的算学不是孔圣人留下的教诲?

    一个个以私心猜度圣意,真以为自己是圣人?”

    皇帝一顿输出,几乎将满朝文武骂的狗血淋头。

    刘伯温,李善长和户部的官员,成为皇帝炮轰的终点。

    他们面色难看,同时也明白朱元璋酝酿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彻底压下官员们的舆论……

    这几天遍布京城的讨论,其实就是皇帝故意引导的……

    “陛下恕罪,臣等才疏学浅,有负陛下所托,臣知罪!”

    李善长最先认输,其他人一见李善长都退了,都跟着跪下去……

    一时间,皇帝面前,乌泱泱跪倒一大片。

    刘伯温等人,见大势已去,也跟着跪下,他一跪,浙东官员也跟着跪1

    “圣人传下六艺,自然有其道理,只是如今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无法恢复古制!

    然,算学一道,对于个人的能力考核十分重要,许多帝国中枢部门,算学更是一项基本技能!

    朕决定采纳许存仁的建议,将算学入科举!

    如今恩科未开,但消息可以先放出去,让天下考生有所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