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这不是朕想要的答案(2 / 3)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许存仁隐约感觉,朱元璋甚至会喜欢这种做法。

    每增加一种学科,其实就是增加某些群体垄断科举的成本!

    加上君子六艺,单腿走路这一套理论,就算其他人反对,他也有个说辞。

    就是……

    许存仁心烦,他问道:

    “那为什么非要是算学?”

    “其一、因为算学足够公平,是拉低寒门与门阀、地方差异的最好的手段之一,

    其二、算学的底色是逻辑,一个逻辑好的人,在转化自己角色方面比别人总是快些!

    其三,其实朝廷中有许多部门需要算学基础的人去担任,尤其是户部这种掌管天下钱粮的地方,更为重要,历朝历代的灭亡,往往从财政开始……

    如果我大明有足够多在算学上有建树的人才,也许许多事情不会发生……”

    “好!”

    张异说到这里,基本上该说的都说了。

    许存仁虽然还有疑虑,但也认可了他的说辞。

    这确实是一套可以拿去应付皇帝的方法,许老认可了。

    “不管这方法成不成,我认可你的努力,你说吧,伱有什么条件?”

    张异给他解惑之后,许存仁的心情好了不少。

    他抿了一口茶,等张异提条件。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以后……学生要是不方便来上学,还请先生绕我……”

    “怎么,你还想要跟那些功臣子弟一样的特权?”

    张异嘿嘿笑,国子学里其实有不少功臣子弟也在这里上学,不过那些人家里迟早都是要封公侯的人,自身前程不缺,所以在读书这件事上少有人上心,上学也是有一天没一天的。

    比如常府那位常茂,张异跟同学们闲聊的时候,就知道他也在国子学上课。

    但他来了这么久,这货从来没出现过。

    对于这种功臣子弟,许存仁本来也想要管,但被手下人给劝下。

    这些人的父亲在前线出生入死,皇帝也不好轻易惩罚他们,加上武人家庭和文官们本来就不对付,

    后边他也就懒得管了。

    可他管不了那些武将的孩子,这臭道士也要造反?

    “先生,不是我故意要逃学,实在是我们家传炼丹术,有时候炼一炉丹药就要好几天呢,不是弟子不向学,我炼丹的时候,都想着同学们呢……”

    张异的鬼话别说许存仁不信,孔讷也鄙夷地盯着他。

    许存仁叹了一口气,站起来:

    “行,你要请假,说一声就行!

    好了,你们出去吧!”

    孔讷和张异起来,恭敬行了一个礼,然后跑出去了。

    许老等他们一走,马上关起门,开始将张异说的话记录下来,许存仁写着写着,总感觉有些不平。

    张异的话语,实在太过惊世骇俗,让他这个记录者都胆战心惊。

    而且,算学入科举?

    对于研究了一辈子儒学的老学究来说,其实带来的震撼还在八股文之上。

    许存仁想了一下,在张异的基础上,又改了一版他觉得合适的东西出来。

    做完这一切后,他叹了一口气,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平息!

    第二日,

    皇帝下了朝,依然在御书房坚持工作。

    朱标读完书回来,就在里边陪着皇帝学习处理政务。

    父子二人时不时低声说话,主要是朱元璋教导朱标,有时候他累了,会闭目靠在椅子上,朱标就站在他身边,为皇帝读奏疏。

    “父皇,自从这种痘法推广之后,形势势如破竹……”

    “张真人那边来了书信,说他现在随军,见证我大明军队驱逐鞑虏……”

    “徐伯伯那边又有捷报……”

    将奏疏一份份念出来,老朱随口教导朱标如何批注。

    此时太监来报:

    “国子学博士许存仁求见!”

    “那老家伙,终于舍得找朕了?”

    朱元璋本来还闭目养神,听到许存仁来找,一下子精神了。

    他等许存仁,可是的等了好久了。

    “赶紧让他进来!”

    太监领着许存仁进来,许老跪下:

    “见过皇上,见过太子殿下!”

    “许先生怎么今日有空来?”

    朱元璋见到真人,态度反而没有刚才那么激动了,他问道:

    “你今天来有什么事?”

    “回禀陛下,陛下让臣做一份关于科举改革的方案,臣已经做好了,今日特意交给陛下过目,请陛下指点!”

    “拿上来!”

    朱元璋还没开始看奏疏,眼中已经充满期待之色。

    等许存仁的奏疏奉上,他迫不及待打开。

    只是,越是看下去,老朱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没有算学入科举,为什么会没有算学入科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