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果然是那小子幕后算计(2 / 3)  大明:爹,我不当天师了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之后,他很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将许存仁杀了。

    “父皇,您忘了张家弟弟的本事,他说您的科举改革有问题,应该就是有问题……”

    朱元璋的怒火高高举起,却落在半空下不来。

    张异那个家伙的本事,老朱还是心知肚明的,他再次翻出孔讷呈上来的文章,半天不说话。

    “这文章,恐怕也是出自张家弟弟!”

    有这句话加码,老朱看得更加仔细了,过了许久,他才放下试卷,幽幽叹气。

    未来不可测,就算是再英明的君王,做下一个决定的时候也不敢保证他能达成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只是有人单纯的想说服朱元璋,这其中的难度非常大。

    可是加上张异这个砝码,朱元璋自己都心虚。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父皇,张家弟弟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就算窥破了什么,未必肯说出来,且我们以黄家父子的身份接触他,他也不会主动跟我们聊起这个话题!

    其实,在这件事上许先生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若没有先生,父皇如何知道自身决策之影响?

    若这科举改革真如张异所言,选上一些华而不实的官员,真如父皇所愿?”

    朱标见皇帝不言,继续说:

    “选拔官员,是父皇为自己选择手足,口舌,耳目,父皇忌惮那些人权柄太大,架空皇权,

    可这天下终究是要靠他们去治理的,若是选择上一些无能之人,那还不如维持原样!”

    “陛下……”

    皇帝父子二人正在交流之时,太监禀告。

    “中书省,六部,还有其他大人上书,求皇上饶了孔讷一命!”

    孔讷刚被皇帝打入狱才没多久,官员们的奏疏如雪片一般飞过来。

    朱元璋看着那些奏疏,默然无语。

    “父皇,您将孔讷留在京城,无非是想通过耳读目染,让他对我大明归心,

    可人心难测,如何算是对大明归心?

    儿臣以为,他能在如此环境之下,有勇气站出来为许先生说话,这就已经是将自己当成大明子民之心!

    儿臣在这里恳请父皇,三思……”

    朱标说完,郑重其事跪下,五体投地。

    朱元璋想了一下,最终冷哼一声,下了一道旨意!

    “父皇!”

    朱标得了圣旨,欣喜若狂。

    “看在你的面子上,你自己去牢里提人!”

    朱元璋留下这句话,便是不再理会朱标,朱标知道朱元璋这是给他抬轿子,跪在地上郑重磕了三个头!。

    ……

    “许先生!”

    许存仁和孔讷在牢里聊天,却听见外边有动静。

    二人一看,却是太子朱标从外边走进来。

    “太子殿下!”

    孔讷和许存仁赶紧纳头就拜。

    “见过太子殿下!”

    朱标笑语晏晏,道:

    “本宫前来,是接二位出去!

    父皇念先生劳苦功高,虽然顶撞皇帝,初心却是为国为民,所以免了先生的罪,不过先生这国子学祭酒的名也要隔去,降为博士,且俸禄,也罚去一年!”

    “多谢陛下,陛下圣明!”

    许存仁本以为自己必死,却不想绝处逢生,不但死罪免了,连功名都没有被剥夺。

    从国子学祭酒降为博士,对于他来说并不在意。

    他本就是做学术之人,博士也好,祭酒也罢,对他而言都没有关系。

    “父皇还传了一个口谕!先生请听好……”

    许存仁和孔讷赶紧跪下来接旨!

    朱标清了清喉咙,眼中带着笑意,他特意模仿朱元璋当时的语气,道:

    “一个个的,别都只会光说不做,他许存仁有本事提出问题,就给朕出个好的方案,若只会挑毛病,朕要他做什么?

    到时候若是他自己提的方案连朕的都不如,就算他一副老骨头,朕也要让他挨板子!”

    “陛下!”

    许老闻言,眼眶泛红,朱元璋负气之言,反而唤起他和皇帝相处十年的记忆。

    遥想当年老朱亲自请自己的样子,一晃眼已经过去十年。

    陛下也许变了,但有些东西却是没变。

    “臣领旨,臣若辜负陛下心意,提头来见!”

    朱标对许存仁的表现很是满意,朱元璋的做法,给了自己一个台阶,许存仁也接的很好。

    这件事暂时也算是告一段落。

    紧接着,朱标的目光转向孔讷!

    孔讷不卑不亢的表现,让他非常满意。

    “孔家人血性未失,本宫很是满意,孔讷,你可知道……”

    朱标话说一半,故意顿了一下:

    “你被打入监牢,中书省左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伯温、中书省参知政事杨宪、吏部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