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一章 这又是谁在骂我?(2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另外,苏先生常说,身体健康才能做事才能长久,宋师加班加点是为了大明,但学生还是建议宋师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不要累坏了身体。”

    朱樉朝着宋濂认真的说道。

    和苏璟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三天,朱樉感受最深刻的不是学了什么知识,而是吃饭睡觉这两件事,苏璟总是做的很认真。

    “多谢秦王殿下关心,老臣明白了。”

    宋濂十分激动,能从朱樉的耳朵里听到这样的关心,实在罕见。

    “好了,宋师,我走了。”

    朱樉简单行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没有再多说什么。

    看着朱樉离去的背影,宋濂感慨不已:“苏先生当真不是寻常人啊!”

    这对朱樉的教导,宋濂曾经想过了许多办法,甚至连朱元璋的鞭子都请出来了,还是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但苏璟却是切切实实的做到了让朱樉改变,还是这种巨大的由内而外的改变。

    教书育人,教书不论,育人这件事上,宋濂彻底的拜服了苏璟。

    ……

    次日清晨。

    诚意伯府,刘伯温正在思考着纸币发行的一些利弊事项。

    上一次被老朱拉着一起旁听了一下苏璟的货币发展史课程,刘伯温回来之后,便一直都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从货币的发展着手,一点点思考到了纸币。

    再查阅之前的典籍记录资料,宋朝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已经是大肆流通。

    好处和坏处,似乎都是显而易见。

    但从苏璟的那一堂课里,刘伯温总觉得还有不少东西他没有考虑到。

    “可惜了,苏先生不在,否则我就可以当面问问他了。”

    刘伯温感叹道。

    现在的他,比起一开始被“软禁”时的郁愤,已然是看开了,心情舒畅了不少。

    因为他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如此现在的困境就算不了什么了。

    “伯温啊,看来你还是在怪朕啊!”

    朱元璋的声音突然从刘伯温的身后响起,直接把刘伯温吓了一跳。

    刘伯温立刻转身,朝着朱元璋跪了下来:“老臣拜见陛下。”

    朱元璋拉住刘伯温的胳膊道:“行了,伯温,你我君臣,没人的时候不需要行这些礼节,咱最不喜欢虚礼了,这点你很清楚。”

    刘伯温依旧跪在地上,说道:“陛下,您可以不在意,但老臣不行,这是老臣的本分。”

    朱元璋无奈,只能道:“平身吧,起来回话。”

    “是,陛下。”

    刘伯温这才起身,朝着朱元璋问道:“陛下突然驾到,不知所为何事?”

    朱元璋眉头一挑道:“伯温,咱没事就不能来你这吗?怎么每次来你都要问这一句?”

    刘伯温低头回答道:“陛下,老臣这里什么都没有,若是无事,老臣实在是想不到陛下为何要来。”

    这大实话着实让老朱有些无语,根本没法对下去。

    好在老朱并没有什么生气的事情,这会也没多不高兴。

    “伯温,你啊你,真是咱肚子里的蛔虫。”

    朱元璋说道:“这些日子,在府上生活的不高兴吧。”

    刘伯温回答道:“陛下,老臣在家中过的更舒服,比在朝中舒服多了。”

    对于老朱隐晦的询问,刘伯温直接挑明。

    自己对于朝堂中的一切,不再有任何的贪恋,也不会再有任何想回去的想法了。

    这话倒是让朱元璋直接懵了。

    先前因为一些原因,他让刘伯温在家休养,不再参与政事。

    现在刘伯温直接乐在其中了。

    要说这人吧,就是贱。

    刘伯温真不在乎的时候,老朱这心里就不得劲了。

    “伯温,这是为何?大明的朝堂,难道不能让伯温你发挥自己的能力吗?还是说,咱有什么地方做的让你不舒心了?”

    朱元璋询问道,脸上满是疑惑的神色。

    刘伯温拱手回答道:“陛下,并非如此。”

    “那你倒是给咱说说,是怎么回事?今天要是不说清楚,咱可就不回去了。”

    老朱坐了下来,一副不问清楚不罢休的意思。

    刘伯温说道:“大明朝堂上下,人才众多,有没有老臣差别不大,再说老臣年老体衰,思维迟钝,若是仍在朝中,怕是心有不怠,实在是不合适了。”

    虽然一开始挑明了自己的态度,但该说点客套话的时候,刘伯温还是会说的。

    只不过,听到这话的老朱显然是不满意的。

    “伯温,这话也就是在朝堂上说说而已,在咱面前,你这话可就没意思了。”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眼睛瞪得直直的,分明是要刘伯温说实话。

    刘伯温顿了一会,说道:“陛下,臣现在的确无心朝堂之事,如今的大明已经是强盛不已,有没有老臣的区别真的不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