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七章 钱庄、银号和银行(3 / 3)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货币发展里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了,想不出来也没什么问题。”

    苏璟没有否认朱樉的思考,哪怕他并没有想出答案。

    从纸币到电子货币,这其中的变化,若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本出现不了。

    明朝距离出现网络,还遥远着。

    想不出来,再正常不过了。

    “那苏先生应该知道答案吧,纸币之后货币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朱樉一脸好奇的看向苏璟,想知道答案。

    苏璟笑道:“秦王,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靠你自己思考得来才好。”

    没告诉朱樉,不是苏璟不想,而是想说清楚,的确有些困难。

    “学生明白了。”

    朱樉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追问了。

    苏璟说道:“说到纸币,虽然现在的大明并不适合发展纸币,但纸币出现的时间也有数百年了,元朝的宝钞如今也有不少存世。”

    “这宝钞和金银兑换的地方叫什么,你可知道。”

    朱樉立刻回答道:“钱庄,又叫银号,这个学生专门查过,主要就是用来兑换货币的,不仅仅包括宝钞和金银的兑换,还有铜币这些货币也在其中。”

    苏璟点点头道:“不错,看来秦王的确是用心了,钱庄呢,就是货币兑换的机构。”

    “说白了,其实也是生意,那秦王可知道,这钱庄的生意,是怎么做的?”

    朱樉不慌不忙道:“钱庄可以存银,自然也可以放贷,只要放贷的利钱够高,自然便可以赚到钱了。”

    “很好。”

    苏璟夸了一句,说道:“所以,钱庄其实就是承担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钱庄的出现那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那么,现在我问你,你觉得钱庄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大家会把自己的钱存在钱庄里,而不是放在自己的手里呢?”

    朱樉回答道:“因为存钱进钱庄是有利钱的,大家都想让钱变多,自然就放进去了。”

    苏璟笑笑道:“那要是钱庄是骗子呢?你贪利钱,而他贪你的本钱呢?”

    “信用!”

    微微一愣的朱樉,随即说出了答案。

    “嗯,没错,就是信用。”

    苏璟说道:“和其他的生意不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信用,能看到钱货两清,这生意依旧能做。”

    “但钱庄那就是单纯的货币业务,若是没有信用,根本无法立足下来。”

    “所以,一开始的钱庄,大多都是官营的,私人钱庄当然也有,但肯定不如官府来的信誉度高。”

    “同样,若是官府的钱庄出现了问题,那么百姓对于官府的信任度会迅速崩塌。”

    “这样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整个经济的崩塌,这是非常严重的后果,稍有不慎,不仅仅是百姓民不聊生,就连官府也会有颠覆之危!”

    听着苏璟关于钱庄的讲解,朱樉只觉得自己越发的理解了宝钞为什么不能随意发行的原因。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